不出海就出局?「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港成功舉辦

7月10日,「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不出海,就出局」,有關言論今年在業內引起關注,全球化已成為中國企業必答題。7月10日,「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德勤中國國際稅務及企業併購服務合夥人廖淑君,自如資管總經理孟月,澳門北京商會常務副主席唐泰春,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NFT China CEO付饒,華潤集團宣傳部副部長魏娜,陝西省政協委員、華營控股首席財務官方璇等嘉賓出席並發言。

「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大公文匯全媒體、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主辦,新京報貝殼財經協辦,是「中國經濟向新而行」2024新京報貝殼財經年會的特別呈現活動,研討會由大公文匯全媒體、新京報貝殼財經、DotDoNews等擔任支持媒體。

7月10日,「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企業出海變成「必選項」 建議中國企業先在香港「小試牛刀」

當前技術革命驅動的全球經濟競爭,為中國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渴望出海,參與到全球競爭的格局當中。那麼,如何依靠我國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成功出海,進一步全球化?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對企業出海提出了六點建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在致辭時,對企業出海提出了六點建議:其一,企業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頂層設計階段就想好出海之目的和路徑;其二,企業應擁抱長期主義,妥善制定短中長期渠道、市場和品牌布局;其三,企業應融入當地、造福當地,尤其要用好了解當地政治、文化和社會的人才;其四,針對西方個別政客和人士對我國出海企業的污名化言論,企業應更重視話語權建設和提升;其五,企業要綠色低碳出海,加強可持續發展和技術革新;其六,企業要利用好香港的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和各類資源,尤其是金融資源,先在香港進行出海的「小試牛刀」。

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表示,當前在內部戰略需求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

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在內部戰略需求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出海戰略要從企業發展原本的「可選項」逐漸轉變為「必選項」。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希望聚集智庫、媒體、企業資源,為企業在相對「陌生」的出海目的地提供可行性建議。

7月10日,「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