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不City啊」火遍全網!這些網絡熱梗你知多少?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隨着外國在華博主「保保熊」魔性口頭禪「City不City」「Super City啊」在網絡上走紅,這一中英混搭的魔性短語讓網友將「City」一詞原意「城市化」引申為「時髦」「洋氣」等含義,「City不City」也成為當月網友分享生活動態的一個網絡口頭禪。除此之外,網絡上仍然有許多熱梗不斷推陳出新,讓網友們體會到漢字的特殊魅力以及漢字隨着時代潮流所發展的創新之美。當下社交暗號與網絡熱梗成為Z世代年輕人的新標籤,他們用自己的態度表達個性、尋找認同、化解嚴肅,來擁抱這個世界。

「City不City啊~」

「City不City啊」在華外國網紅口頭禪成網絡熱詞(視頻截圖)

「City不City啊~」這個梗出自外國在華博主「保保熊」和妹妹在中國旅遊時拍攝的視頻,因為他魔性的口音和反復的表達令網友印象深刻。「City」一詞根據「保保熊」的解釋被賦予了刺激、活潑、開心等意思,體現了漢字與英文的創新融合,也體現了外國人對中國旅遊持正面態度。

熱梗走紅的背後,是中國政府發布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下,外國人入境旅遊,親眼見證中國大好河山後發出的讚歎。

「人生,易如反掌」

網絡熱梗「人生易如反掌」。(Youtube截圖)

出自日劇《四重奏》的配角有朱的台詞。有朱在實現階級跨越後炫耀手上的鑽戒,翻譯的信達雅讓這句台詞更加經典。

「人生,易如反掌」又一次在社交媒體火出圈,並引發年輕人們模仿拍視頻。但大眾玩梗之下的潛台詞更多是「人生其實好難,哪來的易如反掌」,希望通過一個熱梗向網友們傳遞戲謔人生的勇氣和灑脫。

She young young

「She young young」網絡熱梗。(小紅書截圖)

該梗源自小紅書英文教學博主「小淘氣鬼當家」的短視頻,視頻中展示她在教外國人唱中國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主題曲,當中「She young young」即是中文發音「喜羊羊」。因為中英結合的歌詞非常魔性、異常洗腦,也迅速「捕獲」了一批外國博主的好奇心,開始跟風學唱,慢慢在社交平台爆火出圈,好評如潮。中國動畫文化得到傳播,帶動了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的提升。

公園20分鐘效應

每天在戶外待上一小段時間能夠讓人更加快樂,即便是不做運動,只是每天到公園待上20分鐘也能讓人的狀態更好。這就是「20分鐘公園理論」。

「公園20分鐘理論」的流行,更像是打工人逃離快節奏生活而獲得間歇喘息的一種「回血妙方」,尤其被鋼筋水泥地、高樓大廈以及無數信息裹挾着前進的「都市隸人」,更需要尋找一處「沒有天花板」的地方。人們生來屬於大自然,並渴望着身處自然與萬物共鳴而獲得自我療愈。

北角東岸公園是消閒好去處。(海濱事務委員會)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約上三兩好友,可以遊目騁懷,若是獨自前行,也並不孤獨,畢竟這是一場「和地球的約會」。其實,這股親近自然的風,早就有跡可循。無論是在「露營熱」中尋找身邊的「詩和遠方」,還是藉助Citywalk(城市漫步)完成人與自然的接觸,都可以說是一種「微度假」。

古有「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今有「公園20分鐘理論」,都是通過親近大自然而獲得自我療愈。慢下來不是停滯不前,不是逃避現實,更不是躺平和擺爛,相反,是讓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之餘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去更好地體驗生活的美好。生命更像是一場旅行,慢一點,才能去細細品味生活的美。

北京到底有誰在啊?

該梗出自近期熱播劇《玫瑰的故事》,黃亦玫(劉亦菲)想回北京待幾天,但方協文(林更新)不同意,便朝玫瑰大吼「那你偏要去北京是什麼意思?北京到底有誰在啊?」這一情節瞬間點燃網友的創作激情,紛紛開始「整活模式」,各種絲滑轉場接連上線。

網絡熱梗「北京到底有誰在啊?」(微博截圖)

除此之外,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借用這句發問,來隔空回應「北京到底有啥?」。北京文旅借用這句話為引,羅列出北京有哪些明星在開演唱會,並喊話遊客來北京旅遊,暗示「北京確實有很多可玩的」。央視網文旅也助威道,「北京有214個A級景區,百餘項非遺。」

北京文旅回應「北京到底有誰啊?」。(微博截圖)

正值高校招生季,6月25日下午,清華大學官博發布「北京到底有誰在啊」的相關視頻寫道,「清華告訴你北京到底有誰在,代碼10003,歡迎報考清華大學!」

央視文旅回應「北京到底有啥?」。(微博截圖)

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越來越需要休閒娛樂放鬆身心。官方「整活」不僅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打破網友對官方媒體的刻板印象,而且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