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演「武」好評如潮 舞劇《詠春》將赴英國演出

見面會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7月2日晚,舞劇《詠春》的主創主演見面會在深圳保利劇院3樓多功能廳舉行,演員常宏基、馮浩然、許天慧、王沅琳、李監庭、呂紹雋、周穎、楊九龍等參加見面會。各位主演紛紛暢談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他們表示,通過深入研究和理解角色,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在舞台上呈現出更加生動、真實的表演。同時,他們也分享了如何通過舞蹈這一藝術形式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見面會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 攝)

「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2022年12月全國首演,2023年9月海外新加坡首秀,不到1年的時間裏,所到之處,無論國內國外,皆是好評如潮,收穫海量鮮花與掌聲。「逐夢追光」的故事主題、「武舞融合」的精湛技藝、「雙非遺」的交互展示……《詠春》在中西文化薈萃的新加坡「開一扇門,傳千萬燈」。榮譽背後,是持續不斷的付出與成長。舞劇《詠春》還將遠赴英國倫敦,英國站海外演出將於2024年8月30日至9月7日在英國倫敦的Sadler's Wells Theatre進行,共演出12場。這標誌着中國舞劇在國際舞台上的又一次重要亮相,也預示着中國舞蹈藝術將再次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讚譽。

見面會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 攝)

以「舞」演「武」 展現追夢故事

舞劇《詠春》以獨特視角切入,將戲外同懷奔赴山海夢的《詠春》劇組與戲內葉問赴香港打拚的故事並行展現,雙線交織,同時呈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香雲紗」,將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創新融合於劇中,帶來兩個時代的同頻共振。劇中演員表示,為了塑造好角色,不僅要結合人物特性和舞劇的故事表達去細化表演,還要觀察和學習那個年齡段的情感變化,然後用肢體和舞蹈方式去敘說故事和情緒表達。

以「舞」演「武」,舞蹈與武術的融合,是舞劇《詠春》的一大亮點,也是演員面臨的一大難點。在該劇中,五大功夫門派詠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中的武學招式,與古典舞、現代舞的舞蹈特質相結合,這些高燃打鬥片段是最受觀眾喜愛的片段之一。常宏基表示,為了更好地呈現劇中武術對決的場面,所有的演員都提前一年進行了武術訓練,把武術的特點融合在舞蹈中。「舞台的表現既要達到讓武術行家認可的程度,還要表現出武術本身對抗的美感。表演的時候都是真打,每次都要調動全身的力氣才能把武術的一招一式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