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脈江蘇|台灣學者讚嘆:南京牛首山創東方佛教藝術新高

交流團的台灣嘉賓們被南京牛首山華麗莊嚴、如夢似幻的禪境之美強烈震撼。(大公文匯網記者 陳旻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哇!哇!」步入南京牛首山佛頂宮千佛殿,台灣成功大學文學院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鍾秀梅的驚呼聲就沒有斷過。遊歷世界、見多識廣的她被華麗莊嚴、如夢似幻的禪境之美強烈震撼。7月3日,鍾秀梅依然沉浸在對「佛頂聖境」的綿綿回味中,她說,定位「世界佛教文化新遺產、當代建築藝術新景觀」的牛首文化旅遊景區,廣邀各地巧匠名師,集中國傳統暨現代工藝,綜合建築、設計、雕塑、光學物理等技術能量,將東方佛教藝術推進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我一定要帶台灣的兩個姐姐來南京看牛首山。」

6月25日至27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尋脈江蘇 文匯兩岸」交流團在南京參訪。26日下午,交流團來到中國佛教禪宗「牛頭禪」的發祥地牛首山。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景區。(受訪者供圖)

牛首山位於南京市江寧區境內,山林面積7766畝,因東、西雙峰並峙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民間又稱為牛頭山,明代時即有「金陵多佳山、牛首為最」的美譽。相傳乃文殊菩薩之冬宮,唐代時即是三大聖道場之一,「東夏之達摩」法融禪師在此創立牛頭禪宗,開啟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

6月26日,「尋脈江蘇 文匯兩岸」兩岸交流團成員參訪南京牛首山佛頂宮。(大公文匯網記者 陳旻 攝)

巍峨雄壯的佛頂宮,高聳入雲的佛頂塔,靜謐藏幽的佛頂寺,連同散發着自然禪趣的牛頭禪文化園,聯袂呈現了一個「佛頂重光,昌明中外;牛頭一脈,融貫古今」的「佛頂聖境」。

以紅色、黃色和暗金色為主色調的千佛殿,空間呈穹窿狀,平面為橢圓形,依照華藏世界的五方五佛來布局,以代表金剛界大日如來的舍利聖塔為中心,加之聖塔上的四波羅蜜菩薩、對稱於環廊四周的四方佛、慧門十六尊菩薩、四攝菩薩和八內外供養菩薩,立體呈現了佛教密宗金剛界曼荼羅第四供養會的神聖場景。

千佛殿內,鍾秀梅高高地舉着手機,360度緩緩旋轉身體,接連拍攝視頻與圖片。同行的交流團成員台灣小說家、電影導演林俊穎,台灣青年影視工作者黃紀凡與黃紀芸等,身心沉浸於眼前的唯美禪境中,不住地驚嘆,不停地拍攝。

佛頂宮千佛殿內,鍾秀梅高高地舉着手機,360度緩緩旋轉身體,接連拍攝視頻與圖片。(大公文匯網記者 陳旻 攝)

「牛首勝境化腐朽為神奇,將早期的廢棄礦坑轉化成佛禪聖地,成為神秘壯闊而又幽靜清雅的地宮。」鍾秀梅由衷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