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周六M+揭幕

(大公報 記者 顏琨)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首個全面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將於周六(29日)起在M+面向公眾展出。貝聿銘是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深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是次展覽籌備7年,展出逾400件展品,其中不乏首次借出的珍貴建築模型,為觀眾詳細呈現其過往作品,並回顧他的傳奇人生。

貝聿銘認為建築可以彰顯那些跨越時空和文化的地域歷史和全球運動,他的設計也體現了他對共同協作和跨文化交流的看法,反映建築物和空間與周遭環境息息相關的信念。是次展覽分為六大主題,「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房地產和都市重建」「藝術與公共建築」「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以設計重新解讀歷史」。

「從建築中感受生活樂趣」

貝聿銘的兒子、建築師、貝氏建築事務所董事長及創始人貝禮中表示,「這個全面回顧展首次向公眾展示我父親豐碩且影響深遠的事業生涯,闡明造就他成為不同凡響的建築師和世界公民背後的跨文化影響及獨特歷史背景。」在他看來,「人生如建築」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標題。「我的父親很看重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他很享受與夥伴建立好的合作關係和友誼,期待人們可以在他的建築設計中感受生活的樂趣。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中,我的父親參與設計了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生活空間等,這些項目讓他變得更為人所知。如今,這些空間依然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

展示哈佛畢業論文設計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聯合策展人王蕾和陳伯康表示,「貝聿銘的建築汲取地區元素,卻塑造全球文化。其建築體現藝術和文化理想,同時透過對話和合作塑造了城市的天際線,帶來創新的建築形式和工程創舉。我很榮幸能夠首次從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美國國會圖書館、貝聿銘的家人和客戶,以及在他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合作夥伴的檔案中,首次收集大量未曾面世的資料。由此呈現出的圖景,是一種從根本上與廣泛地域的建築、城市化、國家建設和機構文化認同的重要發展交織在一起的建築事業。」在王蕾看來,貝聿銘沒有特定的設計風格,但他的作品強調以人為本,原則是與城市對話,與城市建立關係。

此次展覽展示了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學生製作的5個模型,學生們通過研究圖紙來呈現貝聿銘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畢業論文中的設計「上海中華藝術博物館」,以及由他設計卻還未實現的項目作品,如紐約雙曲面大樓等。

貝禮中表示「人生如建築」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標題。

匠心傑作|貝聿銘與香港的建築情緣

貝聿銘1917年生於廣州,1918年舉家遷至香港,1927年又前往上海生活。貝聿銘的建築項目備受矚目,他的職業生涯縱貫70載,其作品橫跨遼闊地域,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香港中銀大廈和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這些地標奠定貝聿銘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的顯赫地位。

細數貝聿銘在香港的設計,在中銀大廈項目之前,他曾設計位於銅鑼灣的新寧大廈,在設計這一建築時,貝聿銘特別在門前預留了一塊空地,這塊空地也成為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英雄本色》中的取景地。如今,新寧大廈已經拆掉,但觀眾依然可以在電影片段中看到這一建築的昔日樣貌。

貝聿銘的另一知名作品「巴黎大羅浮宮現代化改造計劃」是他在設計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後接到的設計邀請,因想要在羅浮宮前建設一個金字塔結構的玻璃建築而遭到市民的強烈反對,觀眾可以在彼時的報紙新聞中了解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種種困難,直到貝聿銘設計了改造計劃的模型,邀請巴黎市民參觀了解設計理念後才獲得民眾的支持。

貝聿銘在香港、上海和蘇州度過成長歲月,蘇州園林的建築格局給他很大的影響。從大學校園設計到摩天大樓兩側階梯式的流水園林,他將中國傳統園林設計詮釋出自己的特色。在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時,貝聿銘仔細考察拙政園等王府風格的環境,最終設計出帶有素白灰泥牆的建築來融入整個園林中。

(來源:大公報A16:文化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