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香港之實力鐵證|黃偉綸:5措施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昨日講話提到6個事實,佐證港經濟具活力及韌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境外勢力近年密集拋出「取代論」「遺址論」「內地化論」等歪理邪說,惡意炒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衰落」。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之際,特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昨出席投資基金公會年會時,就以6個事實,再次佐證港經濟具活力及韌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特區政府同時正推行5項措施,進一步鞏固及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他相信,香港不只為自身服務,亦為國家、內地經濟,以及更廣泛的本地金融界作出貢獻,期望在場的基金業界人士向客戶說好香港故事。

黃偉綸昨日出席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年會,向與會者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他稱儘管近年受地緣政治、高息環境等因素影響,然而多項實際數據均顯示,香港充滿活力和韌性。他在致辭時以6點事實作出闡述,佐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前景非常樂觀。

資金持續流入 去年存款增5%

事實一:香港持續有資金流入。去年,香港的銀行存款總額約16.2萬億港元,較2022年增加逾5%。今年首4個月,銀行存款總額再增加約2.1%,達16.6萬億港元。截至3月底,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整體錄得約900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按年上升逾45%。

事實二:香港作為區內主要資產財富管理中心。截至2022年年底,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達到約4萬億美元,亦是亞洲區內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心和跨境財富管理中心。香港有約2,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其中約60%管理價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資產。在過去三年多,香港對沖基金經理、私募基金經理和家族辦公室的總數,增長了約24%。

事實三:企業數目也顯示樂觀一面。過去三年,證監會持牌機構數目增加超過4%,達到約3,250家。2023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為9,039間,較2022年略多。截至2022年底,政府成立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成功吸引約50家重點企業,計劃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務,預計未來數年在港投資超過400億元,創造逾1.3萬個就業機會。

吸引人才 過去年半12萬人移港

事實四:不少外地人才移居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主動吸引各地人才。在過去約18個月以來,各項人才計劃共收到逾30萬份申請,當中約六成已獲批,約12萬人已來港,而他們的年薪中位數為60萬港元,一成人的年薪更高達250萬元。這麼多外地人士選擇移居香港,並在香港作長遠投資,足以證明他們對香港經濟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事實五:香港的ESG和綠色金融發展快速增長。截至今年3月底,有超過220隻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同比增長高達19%,合共管理的資產規模約為1.3萬億港元(約1,700億美元),按年增加14%。

事實六:香港在許多國際排名中表現相當不錯。在競爭力方面,在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最新發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上升兩位至全球第五。其中「經濟表現」躍升了25位,至第11位;在「國際貿易」排名則上升至榜首;「國際投資」排名第三,反映我們有強勁的經濟基礎、高效的基礎設施和整體的營商環境均受到認可。此外,香港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也排名第四;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則位列全球第二位。

完善上市制度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不過,黃偉綸認為,縱觀上述情況,香港仍不能滿足於現狀,需要走出舒適圈,增強香港的獨特優勢,開拓新的卓越領域。他說,香港正積極推行多項措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包括:第一,繼續完善上市制度;第二,進一步提高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由9月23日開始,香港在惡劣天氣下將維持股票交易,與環球的主要股票市場看齊,提升香港市場競爭力;第三,努力擴大並深化資本市場與內地、以至世界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實現雙贏,並進一步提升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領先地位;第四,致力促進資產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第五,香港也正在快速推進虛擬資產行業的發展。

他強調,特區政府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發展充滿信心,樂觀是有事實根據的。過程中,香港不僅服務自身,也為內地經濟,以至全球金融界的繁榮作出貢獻。他邀請與會者與政府攜手,一同對外說好香港故事。

(來源:香港文匯報B01:財經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