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綠債發行1217億 首進全球前十

馬駿(中)建議,香港可以進一步開拓與脫碳績效措施掛鈎的轉型產品。(大公報實習記者蔣夢宇攝)

(大公報 實習記者 蔣夢宇)香港近年積極拓展綠色金融,並且取得顯著成效。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最新報告顯示,在特區政府債券發行的推動下,2023年來自香港的綠色、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合稱GSS+)債務總額達182億美元,按年增長236%,為歷來最大增幅,領先亞洲。其中,去年香港發行的合標準綠色債券發行額156億美元(約1217億港元),首次躋身全球前十,按年增長173.3%。 

CBI首席執行官Sean Kidney表示,香港在發展有關債券市場具有全球領導力,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各項措施,連結全球與中國市場的綠色投資者,以支持區域經濟低碳轉型。

香港作為亞洲金融戰略中心及國際領先金融中心,在環球綠色金融發展及該領域相關的合作磋商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特區政府推出多項舉措,如綠色零售債券計劃及零碳就緒建築認證等,有效促進本港及內地的脫碳和轉型融資,支持企業通過金融機構和市場的資金支持轉向可持續的業務模式發展。

另外,特區政府是去年第四大政府綠色債券來源地,僅次於英國、德國和意大利,也是累計第五大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人。

馬駿:港抓緊轉型融資機遇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表示,轉型融資是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亞洲高碳排放產業的轉型提供融資增長機會。為抓住這個機會,馬駿建議,香港應擴大其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不僅保持本地分類目錄與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GT)接軌,還應將轉型活動納入其中,以減少「漂綠行為」假裝環保,並促進跨司法管轄區間的資本流動。

金管局於今年5月發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與CGT、內地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及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接軌,為業界提供綠色金融的評估工具。對此,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該分類目錄是一套可持續金融的「共同語言及框架」,可以幫助市場參與者作出明智的決策。

此外,馬駿建議,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債務政府發行人,香港可以進一步開拓與脫碳績效和激勵措施掛鈎的轉型產品,推動有關信息公開,並基於科學的轉型方法鞏固其領先地位。

關於綠色金融的未來發展計劃,特區政府於2024-25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及,擬將發債1200億元,當中包括200億元綠色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並公布延長「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至2027年,同時着力發展綠色航運及綠色航空,以推動實現至2035年排放量減半和至2050年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

渣打:助客戶加快淨零轉型

渣打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客戶部香港、台灣及澳門區主管許穗華表示,渣打銀行亦將繼續幫助客戶追求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快實現淨零轉型,同時助力香港鞏固其亞洲國際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地位。

話你知|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 涵蓋12項經濟活動

香港金融管理局於今年5月發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簡稱香港分類目錄),以作為一套重要的工具,提升業界對綠色金融的認識、加強對綠色經濟活動的共識、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以及為進一步應用提供基礎。

該分類目錄與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簡稱CGT)、內地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及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接軌。

在現階段,香港分類目錄涵蓋發電、交通運輸、建築、污水與廢物處理四個行業下12項經濟活動。金管局表示,該分類目錄將不斷發展,並於下一階段擴大所涵蓋的行業和活動。

(來源:大公報A17:經濟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