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回顧經濟篇|全球企業爭來港年半攬640家增50%
(大公報 記者 李信)在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之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特區政府過去兩年全力拚經濟、搶企業及搶人才,加上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吸引愈來愈多企業落戶香港。
丘應樺透露,去年至今年5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逾640家企業來港開業或擴展業務,較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大升50%,預料相關企業首年營運帶來800億元的直接投資,及創造約7000個新增職位,印證全球企業看好香港前景。同時,特首李家超出訪中東及東盟的成果也逐步顯現,包括亞洲首隻沙特交易所買賣基金去年在港上市;出訪中東簽署的多份協議,相繼落實。
過去兩年,香港拚經濟、搶企業及搶人才,成績斐然。丘應樺表示,2022年施政報告定下績效指標,要求3年至少1130家企業在港開業或擴展業務,目前已迎來逾640家,相關企業來自世界各地,涵蓋各行各業,其中內地262家、英國65家、美國56家、新加坡42家及澳洲23家。他非常有信心達標,甚至超標。
「經常有人說新加坡搶生意,其實更多新加坡企業來港投資,美英政府經常對香港指手畫腳,但兩國企業卻爭相投資香港,反映香港有很多商機。」
丘應樺透露,疫情前香港約有9000家外企,現時已達9039家,超過疫前水平。
香港成功搶得企業,與一眾官員頻頻外訪,致力說好香港故事有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2月及7月分別訪問中東的沙特和阿聯酋,以及東盟的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成功與當地企業和機構簽署近50份合作協議。
丘應樺表示,特首的外訪,成果豐碩,促成亞洲首隻沙特交易所買賣基金於去年11月29日在香港掛牌上市,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另外,總部設於沙特的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去年12月7日至8日在香港與特區政府和香港交易所合辦首屆亞洲FII PRIORITY高峰會,彰顯了香港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地位,進一步加強香港與世界各地,特別是中東地區的聯繫。
在拓展「一帶一路」沿線方面,香港與內地實行併船出海的政策,以增強吸引力。今年5月,國家商務部聯同「一帶一路」辦公室,率領內地與香港經貿代表團聯合走出去,訪問匈牙利及哈薩克斯坦,回港取道新疆。香港代表團的成員包括約30名來自本地商會、專業服務、企業(包括中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及綠色發展和創科相關機構等的代表。代表團考察多家綠色發展和創新科技企業,與當地官員、商界領袖及商會代表會面,探討合作機遇,香港代表團成員取得不俗成績,合共交換了十份合作備忘錄。
「香港助力國家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同時香港專業服務也能協助中資企業在當地發展。除了中東及東盟地區外,特區政府還積極拓展中歐、東歐、中亞及拉丁美洲等市場。」
談及香港未來發展重點,丘應樺表示,除了致力開拓東盟、中東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外,香港未來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包括善用香港法律、稅務、專業服務等優勢,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打造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支援中小企業進行電商業務以拓展市場;推動「銀髮經濟」機遇;繼續加強5G網絡的覆蓋,包括透過資助加快擴展鄉郊及偏遠地區的流動網絡基建設施等等。
會展業復甦勝預期 今年逾300場超疫前
疫情期間,香港會展業遭受重創。全面通關後,會展業迅速反彈,丘應樺表示,會展業復甦較預期佳,評估已回復至疫情前八成水平,部分在疫情期間轉往其他地方的展覽,已回歸香港,而且更有新展覽來港舉行。丘應樺預計,今年會展業整體回復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灣仔會展及亞博館兩個場地,目前預計合共舉辦最少150場會議和160場展覽。
談及行業在疫情期間的苦況,展覽集團主席王學譜表示,展覽不斷押後,停業長達20個月,當時前景極暗淡。特區政府及時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他坦言,特區政府一系列支援措施,如同及時雨,對公司有很大幫助,若沒有這些支援,可能已轉拓其他行業。
獎勵計劃具成效 經濟貢獻24億
丘應樺表示,特區政府2023年7月推出為期3年,總數14億元的「定期展覽獎勵計劃」,吸引不同規模的展覽,尤其是國際貿易展覽,協助他們持續在港舉行。截至今年5月,計劃至今推出11個月,已審批82份完成展覽的申請,吸引約27萬參加者包括參展商和買家。
根據調查,在2023年過夜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的旅客,人均消費約8900元。以此計算,該82場展覽為香港經濟貢獻約24億元。特區政府期望,在三年期內,該計劃向超過200場展覽提供獎勵。
香港極具獨特優勢 灣區及東盟機遇大
近年香港積極拓展東盟市場。丘應樺表示,香港中西文化交流,又是國際金融中心,可為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東盟企業集資,亦可以透過香港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亮點極多。
今年5月,丘應樺參與了美國加州柏克萊市的「中美灣區對話」和「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並在其中一場題為「分享灣區的發展機遇─商業與投資」的討論環節,分享了大灣區在商業和投資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及龐大機遇。丘應樺表示,香港可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角色,把各地企業引進來,也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同時,香港與三藩市灣區夥伴簽訂了三項合作意向書或備忘錄,包括碳市場發展及可持續金融等範疇加強合作;促進兩地投資推廣及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交流;促進人才培育、青年交流及培訓等。丘應樺強調,有關協議有助香港發展,香港可透過CEPA,讓法律、會計、建築等專業服務,為大灣區的企業提供服務。
丘應樺表示,香港與新加坡都是金融中心,但香港股市規模遠勝對方,很多人談論新加坡家族辦公室,但新加坡只有1400家,遠不及香港的超過2700家,而且香港有大灣區的機遇,新加坡卻沒有,儘管如此,兩地還是可以良性競爭、優勢互補。
與電商巨頭洽合作 擬設港品牌專區
內地電商市場發展火熱,網上零售額近14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成立「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支援中小企業發展電商業務,並由該局局長丘應樺擔任主席。丘應樺表示,正與京東、淘寶等平台商討合作,不排除在電商平台開闢香港區,若順利打入內地電商市場,下一個目標便是進軍東南亞市場。
丘應樺透露,小組會議正討論如何讓香港產品利用電子平台進入內地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稅務、物流,以及如何令香港產品在平台「置頂」。
他指出,將於8月透過貿發局在內地電商平台舉辦「香港好物節」,其間將會匯聚港商在內地網店進行「優惠月」,並於8月下旬安排直播帶貨,以提升香港產品及品牌在內地的知名度,並帶動氛圍,鼓勵港商發展電商業務。
丘應樺認為,香港的化妝品、保健品、食品及藥品有一定優勢,但要走高檔路線才是致勝之道。他指出,內地電商平台之間競爭激烈,若能銷售香港產品,有助平台生意。
設小組研銀髮經濟商機
另一機遇是銀髮經濟,丘應樺表示,估計到2046年,每3人便有1人為65歲以上,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研究「銀髮經濟」發展機遇。身兼小組主席的丘應樺表示,早前內地發布首份銀髮經濟政策文件,提出26項措施,例如拓展居家助老服務,規劃銀髮經濟產業園區,鼓勵銀行支持發展等。除了有助創造新商機,亦讓長者在消費市場有更多選擇,正研究有關措施如何跟進。
丘應樺認為,銀髮一族是重要消費群組,很多樂齡產品及服務,不單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亦帶動產業發展和商業活動,釋放長者市場的經濟潛力。因此,顧問小組會聚焦探討如何推動面向長者的產品和服務的發展,從而為相關行業注入經濟動力。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4/06/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