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香江|「與敵同行」探療法 女科學家誓殲癌

馬桂宜(左)熱衷透過外展活動向青少年推廣科學普及。

(香港文匯報 記者 鍾健文)普羅大眾對癌症聞之色變,但香港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經常與癌魔打交道,更愛玩「狙擊遊戲」,誓要找出癌幹細胞的弱點,將其一舉殲滅,最終憑藉出色的研究榮獲多項科學大獎。她就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副總監(知識交流及環球)、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創新及技術轉移)、泛組學科研中心成像流式細胞計算核心/核糖醇核心/生物研究支援核心學術領導和港大知識交流辦公室副總監──馬桂宜。

馬桂宜的科研之路一開始並不是那麼清晰。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笑言,自己「由細到大都不知自己想做什麽」,即使大學選了理科,心態上也只是嘗試和探索,例如試過配藥,中醫又研究一下,最終在大三時到一家研究癌症的實驗室實習,「發現工作都幾得意,好像在玩遊戲,可以自己規劃想做的實驗。」於是,她繼續讀上去,先後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及後在港大獲得博士學位。

被問到為什麼專注於癌症研究,馬桂宜嚴肅地說:「沒有人不知道癌症是什麼,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或者身邊有親友因癌症過世。」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患上不同類型的癌症?為什麼有免疫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多種療法,仍然有這麼多人離世?為什麼這些治療對多數人都無效?為什麼不可以早些去偵測到癌症?諸多的為什麼,驅使她帶領團隊努力探究「敵情」。

馬桂宜憑藉出色的研究榮獲多項科學大獎。(香港文匯報 記者 鍾健文 攝)

免疫療法近年被譽為最有前景的對付癌症手段,但其實只有約15%的肝癌患者對該療法產生良好反應,這令她不禁追問:「為什麼免疫療法對餘下的85%患者無效?」因此,她和團隊近年致力去研究理解,有幹性(stemness)的癌細胞會否及怎樣使肝癌患者對免疫療法無法產生反應。團隊也找到證據,證明癌症幹細胞與免疫逃逸(immune evasion)存在關係,故最好的方法是聯合療法(Combination Therapy,又稱合併用藥治療)。

她解釋,一個腫瘤裏有很多不同細胞,即使癌細胞都有很多不同種類,「一隻藥可能只對一種癌細胞有效,但肝癌可能涉及多於一種癌細胞,要同時使用多種不同藥物對它合併治療,這樣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嘆敵人「聰明」 研究長路漫漫

癌症研究猶如置身遼闊浩瀚的大海或沙漠,毅力稍遜容易迷失方向、鎩羽而歸。馬桂宜指,癌症細胞種類繁多,難以靠單一種藥物攻克。她和團隊發現,在一群癌細胞之中,會存在一些特別含有幹性的細胞,令患者容易產生抗藥性,又或即使康復亦較易復發。因此,其團隊長年努力透過不同標記物去偵測出帶有幹性的癌細胞,理解不同的信號通道,去找出產生抗藥性和復發的原因,「但癌症好『聰明』,這邊廂用一隻藥,它會適應、變化。然後,整件事情又再重頭來過,一直做了二十年,都是做同一樣事情,可見研究是漫漫長路。」

談到防癌心得,馬桂宜呼籲大眾定期檢查,防患未然。圖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樣本收集。(資料圖片)

幸而新科技不斷出現,「同一個議題,在十五年前跟現在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以癌症分析為例,在十五年前,當把腫瘤從患者身上提取出來後,需要將它打散為各個單獨的細胞再抽取出來分析,「但這與原本在體內的『整塊』腫瘤已經不一樣,但礙於技術的局限,當時已是最好的方法。」

近年興起的「空間分析技術」(spatial technology),更可以在不打散腫瘤的情況下,對其「原件」作出更為全面和準確的分析,「這樣可以觀察到它的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在發生什麼情況,例如癌細胞附近的免疫細胞和血球,都會對其產生交叉影響,癌症不只是與癌症細胞有關係。」正因為一直有新科技出現,科研人員可以繼續發掘新方法,使整個癌症分析和治療更加貼近真實情況。

憑着對「敵人」長期的觀察,馬桂宜直言:「癌症沒有什麼可怕的!」談到防癌心得,她強調:「Everything in moderation!不要吃過多或過少,just enjoy life!」而定期檢查對及早發現和診治非常有幫助,例如大腸癌,需時約10多年才「發酵」出來,定期篩查有助及時找到瘜肉,並趁其未病變前切除。她呼籲公眾不要怠慢,應當每年都進行檢查。

馬桂宜(左一)於2003年在加拿大與同事合照。

熱衷科普外展工作 啟發港青踏科創路

遙想20年前回到香港之初,馬桂宜向身邊親友表示自己想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都迎來他們一致的奇怪目光,「為什麼你想做科學研究?為什麼不去讀醫、法律或商業這些賺錢的科目?」這曾讓她頗為沮喪,故她樂見近年環境完全改變,無論是特區政府或社會都對科學、創科非常鼓勵,且科學畢業生的出路更為多元廣闊,不只是教研一途,還可以投身不同的藥廠和科創公司,甚至可以「撈過界」成為負責處理專利相關法務的律師,以及在金融領域發展,從事投資生命健康和醫療保健產業工作。

因此,身兼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副院長及外展委員會聯合主席的馬桂宜,近年一直熱衷於投入各種科普外展工作,「我不想好像20年前那樣,而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和中小學教師知道,讀科學的出路其實是十分豐富的。」

每年,她都會安排大學生和中學生到自己的實驗室,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驗,「觀察老鼠,培養細胞」,透過體驗式學習先讓他們感受和引起興趣,然後再慢慢傾談,了解他們的生涯規劃和目標。

馬桂宜又參與了由香港科學院及青科院等主辦的「名師高徒」導師計劃,擔任義務導師,與對科學有興趣、有志投身科技界的高中學生就其生涯規劃交流,協助他們走上科學之路。

樂見學生把所學所得帶回校園

她對去年一名參加計劃的男生印象特別深刻,「因為他真的超級passionate(有熱誠)」,這名男生去年參加了香港大學生物醫學科學暑期學院(HKU Biomedical Sciences Summer Academy)為期一周的互動學習課程,透過實驗室實習、實驗室參觀等活動,獲得更深入的學科知識並體驗大學生活。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把從課程所學所得帶回學校,「他不僅為自己而學習,更嘗試將所學推展至其他同學,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而他也不需要這樣做,真是十分難得!」

馬桂宜表示,科研需要大膽學習和嘗試新事物、新方法、新方向,才能做到更好的研究出來。

特稿|寄語投身科研者:敢嘗試 勿氣餒 常挑戰

從一開始對發展前路茫茫無頭緒,到現在對科研充滿熱誠,馬桂宜直言,這轉變並不是突然「嘩」一聲就出現的,「當找到一樣開始感興趣的事情,再慢慢去鑽研,然後愈做愈好,最終就成為了你所熱愛的。」

隨着香港的科學氛圍日益濃厚,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愈趨蓬勃,她對有志投身科研的年輕人分享了三點心得:首先是要敢於嘗試,尤其科研有眾多不同領域,「要試過才知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再問自己對什麼感覺最貼身。」

第二是不要輕易氣餒和輕言放棄,尤其是年輕人,人生漫漫長路,偶爾「碰釘子其實是好小事」,多年後再回頭後看就會發覺「不算得是什麼」,因此學習如何鍛煉出堅毅意志去克服挑戰和挫折亦十分重要。

最後就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特別科研需要大膽學習和嘗試新事物、新方法、新方向,才能做到更好的研究出來,否則就會被人淘汰。她強調,時代一直在進步,如果故步自封不去學習和適應,永遠停留在以前就「死得」,「而且不要別人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否則你永遠都不會做得好,一定要always challenge ourselves(不斷挑戰自己)!」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感動香江 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