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專訪|張國鈞:司法界無畏無懼履職

張國鈞表明未來會繼續無畏無懼地履行職責,堅定維護香港法治「金字招牌」,並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的法治故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麥鈞傑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王俊傑)6月13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一行,並提出「三個堅決」、「兩個肯定」及「三個支持」。張國鈞近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再度感謝中央對香港法治的肯定,表明未來會繼續無畏無懼地履行職責,堅定維護香港法治「金字招牌」,並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的法治故事。

張國鈞表示,夏寶龍主任語重心長地提出「三個堅決」,包括中央將堅決維護香港的法治尊嚴和法官尊嚴,堅決支持香港法院依法獨立進行審判,堅決保障香港法官和司法人員的合法權益,反映中央清晰地支持香港法官捍衛法治。

夏寶龍對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努力提升香港法治水平、保障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夏寶龍強調,香港法治的「金字招牌」是由包括各級法官在內的香港司法法律界全體共同努力打造和維護的。一直以來,香港特區各級法官秉持無懼、無偏、無私、無欺的精神,為維護香港法治、維護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捍衛國家和香港根本利益、捍衛「一國兩制」、捍衛香港法治的堅定決心意志,對此應予充分肯定。

提及「兩個肯定」,張國鈞指出,這是中央對律政司和司法機構人員的肯定和激勵,尤其過去幾年有不少案件備受本地以至國際關注,部分更加捲入地緣政治角力而遭到外來勢力干預,甚至有個別國家的政客別有用心地恫嚇香港的司法和律政人員;他感謝各方不偏不倚,無畏無懼地履行職責,相信大家繼續為香港長遠利益,做更多正確的事情。

評論未完結案件 犯法治大忌

對於近期有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離任後評論正在審理的案件,張國鈞直言,「有關人士犯下法治大忌。作為資深法官,不應妄議正在進行的司法程序,亦不能以個人政治取向作出評論,否則有失公允。」他提到,過去多位外籍法官對香港法庭公平公正的獨立審訊予以肯定,因此,個別人士的觀點無法反映事實的全部。

面對個別國家接二連三地施壓,張國鈞斥責有國家利用制裁等非法手段,對司法和律政人員進行恐嚇的行為絕不可取。他強調,香港賴以成功的法律制度,不會被個別人士的偏頗言論所影響或動搖。

現時,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地緣政治緊張,談及如何爭奪輿論陣地時,張國鈞指出,現時律政司遇到社會上偏頗且不正確的評論時,會即時作出有力的回應;另一方面,他與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等人分別走訪歐洲、東南亞、中東,務求清晰地向國際社會說明香港的實際情況。

「我們會充分利用並且爭取更多機會,說好國家及香港故事」,張國鈞分享自己早前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5屆會議,除了透過發言向會員國代表講述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情況外,還善用會議前後的空餘時間,同海外重要傳媒機構及其他國家的代表會面,加強溝通。他形容,通過持續的接觸、邀請海外代表來港參與法律盛事等,有接觸者對香港完全改觀,認為實際情況與西方偏頗媒體所說的截然不同。

爭取機會說好國家及香港故事

為響應夏寶龍提出「三個支持」,張國鈞指出,律政司團隊未來要落實更多法治建設的工作,如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推動在港設立國際調解院總部的工作,為法律界開拓大灣區以至海外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的工作等。

張國鈞表示,國際調解院總部明年正式落戶香港,證明國際社會肯定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而剛剛舉行的第26屆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大會,吸引逾2000名來自100多個司法管轄區的仲裁專家。張國鈞透露,未來會有更多區域性或國際級會議及活動在香港舉辦,例如下半年舉辦的國際檢察官協會的亞太區峰會等,這些例子都充分印證香港在國際社會的法律地位是非常穩固的。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