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港產太空人」誕生 國家重視香港

本港社會各界關注的「港產太空人」終於盼來了好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今天公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0名預備航天員最終入選,包括8名航天駕駛員和2名載荷專家,其中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各1名載荷專家。

特首李家超形容這一消息令「全港引以為傲」,指首次有香港市民獲選成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有機會成為航天員,親身到太空,親身參與科研工作,親身為國家航天工程作出貢獻,寫下特區及香港人的光輝歷史。他感謝中央關心香港,給予香港人員參與選拔的機會,是對香港科技界的支持和鼓勵,給香港參加國家航天事業的機會。

國家2022年10月宣布正式展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工作,並且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本港期待會有首位「港產太空人」誕生,因此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得到了香港各界和民眾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參與。香港最終有120人報名參加初選,當中4成人來自院校、6成為科研機構等,經過了初選、複選、定選三個階段後,香港最終有1名載荷專家成功入選。全港市民都希望香港人有機會實現航天夢,貢獻國家。此次夢想成真,「港產太空人」誕生,相信這是全香港市民都期待的結果,亦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重視和支持。

「嫦娥」奔月、「天問」探火、「天宮」築夢⋯⋯過去30年,國家在航天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國家航天團亦多次訪港,與市民進行親切互動及交流。國家首次在港選拔載荷專家,並且香港有1名載荷專家成功入選,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厚愛、關心和支持,亦體現國家對香港科技界的認可及肯定。

選拔載荷專家的過程也是極其嚴格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介紹,來自港澳的載荷專家經過了層層選拔,從初選基本條件的選拔,到複選參加更全面深入的臨床醫學檢查、各項生理功能檢查、航天環境適應性的耐力選拔、心理的各項測試,還有職業基本素質的考察等等,然後還進行了定選的查訪走訪等各項的選拔,最終港澳各有1名載荷專家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在國家的支持下,本港誕生首名載荷專家。載荷專家一般是科學家或有特殊專長的工程技術人員。載荷專家在長期飛行的空間站或穿梭機上從事某項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只負責有效載荷的管理和操作。所謂有效載荷,是指為了完成某種科學實驗或者為了實現某種應用目的研製的航天器艙載設備或裝置。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名單公布,桂海潮是中國空間站的首位載荷專家,擔負着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科學實驗的重要使命。

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科學探索,目前航天員隊伍的建設,無論是從選拔還是訓練,都統籌考慮了空間站和載人登月這兩大任務來進行相關的工作。也就是說,香港的載荷專家,未來不僅有機會到中國空間站開展開展大量科學實驗,還有機會到月球上開展科學實驗,實現「中國人首次登月」這一宏偉目標。

事實上,在「港產太空人」誕生之前,香港的科研團隊就不斷在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發展貢獻力量。香港具備雄厚的基礎科研實力,本地大學科研團隊屢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支持國家航天科技發展,包括提供研發產品、參與太空實驗、參與預備航天員選拔等。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研發的多項成果,如從「嫦娥三號」、「嫦娥四號」所用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到「嫦娥五號」月壤採樣裝置,再到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上的「火星相機」等;香港中文大學的大豆研究項目,隨國家「天舟六號」及「神舟十六號」飛船升空,成為香港首個在太空進行的農業科學實驗。未來,香港的載荷專家可能會在太空完成香港科研人員設計的實驗。正如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所言,「由『港產太空人』來完成我們設計的實驗,那就非常完美了!」

去年底,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訪港,航天員劉伯明、王亞平、陳冬、張陸等在香港與大中小學生座談,與科技及高等教育界交流,參加全港各界的大匯演,出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展,又一次掀起香港的航天熱潮。航天團訪港及月壤首次在香港公開展出等,在香港播下了增進民族自豪、探索科學科技、鼓勵追逐夢想的種子,燃起不少香港年輕人對航天科技,以至科學探索的熱情。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會積極展現自身的科研實力和優勢,國家航天項目中的香港元素、香港貢獻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相關閱讀:

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結果終揭曉 港澳各一人入選

港人首次入選國家預備航天員 李家超:寫下特區光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