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拚發展|港投瞄準三方向 每季都有新投資

 

(大公報 記者 彭子河)香港投資管理公司(HKIC,下稱港投公司)將於明日(12日)與思謀集團(SmartMore)舉行簽約儀式,落實港投公司成立以來首項投資。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透露項目陸續有來,預計未來每一季也有不少投資項目落地,圍繞硬科技、生命科技、綠色科技範疇。除了直接投資之外,對共同投資持開放態度,期望可共同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發展。

行政長官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經過逾一年的部署,日前正式對外公開首個投資計劃。陳家齊首次向傳媒詳述其投資理念。她強調,港投公司肩負「雙重任務」(dual mandate),既要爭取合理投資回報,同時發揮資本引導和槓桿(leverage)的力量,吸引科企落戶香港、扎根香港,「以香港為家」,逐步建成創科生態圈。

港科研基礎優勢強

經過密集的前期準備工作後,港投公司鎖定了三個投資主題,分別是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或綠色科技。以生命科技(BioTech)為例,她指香港擁有科研基礎優勢:在全球頂尖100間大學中,香港佔了5間;全球頭50家醫學院,香港佔了2家。在這基礎上,既能找到企業,長遠也可以帶來重大變革。

要鎖定投資主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港投公司現時的資產規模相對較細,只有620億元。陳家齊說,由於現時仍是啟動投資初期階段,資金「仍然鬆動」,投資項目亦已全部覆蓋旗下的四個基金,即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基金。

每個項目都有話語權

陳家齊形容港投公司的投資方式屬於「組合式」,既有直接投資,也有共同投資,最主要是能配合港投公司的任務,同時為香港帶來最大益處。在現階段,她坦言「每一個項目投下去,我們要有話語權」,故自然而然「比較側重於直接投資」。

另方面,陳家齊透露港投公司「有很多獨家項目」,如果能在市場上物色到好的金融機構,例如該機構在某個領域有所專長、或者本身是產業龍頭,同時也擁有自身的投資團隊,港投公司也會邀請這些機構參與投資,亦即共同投資,期望可為港投公司、合作夥伴、被投資公司帶來「三贏」局面。

在反覆比對、篩選上述三個投資主題之後,從性價比角度出發,她說現階段「可能投資私募市場是比較多」,不過,由於投資項目一般都涉及商業條款,或市場敏感資料,故不便披露詳細資料。至於何謂「合理財務回報」,她說現階段也較難描述,因為創投公司的發展周期「可能是8年到10年」,或者很快做到商業化也不一定,難以一概而論。另外,美元現時持續偏強,部分目標項目估值可能向下調整,對於港投公司這類長線投資者而言,提供「不錯的入市機會」。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陳家齊,先後在政府部門及金管局任職,她表示廣泛接觸不同的人和事,令她更深信香港有很多很好的優勢,對香港充滿信心,期望透過港投公司吸引更多外來投資,令香港不只在金融層面,也能在社會層面取得成功。

話你知|港投公司 主動投資策略產業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港投公司)為特區政府全資持有,目的是利用財政儲備,主動投資策略性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來港,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港投公司轄下四個基金分別為「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及「共同投資基金」。投資策略及物色投資夥伴方面,考慮因素包括是否符合公司推動目標,例如能否帶動本地產業發展,增強香港招商引資的能力等,同時會對投資夥伴的背景、策略、往績、投資回報和風險等進行評估。

港投公司將部分資金投向香港創科。圖為本港小學生展示關於公交無障礙裝置的設想。

以港為根|吸引企業以香港為總部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簡稱CIES)規定,每名申請人必須向CIES投資組合投入300萬元,以支持創新及科技行業和其他有助香港經濟長遠發展的重點行業。該投資組合將由港投公司成立和管理。陳家齊透露,CIES投資組合現已進入「最後微調階段」,稍後將會公布細節安排,而整體方向是投向「香港創科故事」。

扶持初創每階段「走得實」

陳家齊解釋,香港創科故事「就是香港的年輕人、香港的大學─無論是學生、教授,基本上會以創科為本、以香港為根、香港為總部,這些創科的故事」。她強調「以香港為總部」的重要性,即要求企業在今天、在日後慢慢成長,以至將來發跡之後,也要以香港為總部,而市場的初步反應「很正面」。

市場對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的另一個共識,是期望有助香港建立健康的創科生態圈。陳家齊指出,香港初創生態的融資鏈或資金鏈,在最早期(例如天使輪、種子輪等)和成熟期(例如IPO階段)都是「賺到錢」,惟中間環節(例如B輪和C輪融資)則比較薄弱,CIES投資組合希望能「提供一些助力」,令初創生態圈的每一個階段「都要走得實、穩陣、有基礎」。

港投公司「有很多獨家項目」,會邀請機構共同投資,創造多贏局面。

他山之石|各地主權基金多 元投資拚經濟

特區政府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設立「香港增長組合」、「大灣區投資基金」、「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資基金」,主動出擊物色投資機遇,策略性推動目標產業發展,長遠提升本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並賺取投資回報。成立之初,外界常以「港版淡馬錫」來形容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的定位,而淡馬錫為新加坡主權基金之一。

資料顯示,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成立於1974年,為全球最早期的主權基金之一。根據其官方網站顯示,其投資聚焦數字化、可持續生活、未來新消費及生命健康四大範疇。透過投資協助企業向可持續方向轉型,同時小部分資金用來支持那些尚未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和技術企業。簡單而言,就是透過主權基金資本,推動經濟發展及培育初創。經過50年的發展,淡馬錫目前投資組合總值達3820億新加坡元(約2.2萬億港元)。

另外,在全球主權基金之中,中東地區在前十大之中佔比頗多,包括沙特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阿布扎比投資局等,其中,PIF使命之一為促進沙特經濟發展和多元化,並推動「願景2030」計劃,目標2030年前將總資產推升至2萬億至3萬億美元。阿布扎比投資局早於1967年成立,比淡馬錫還要早,初期目標為了能夠對抗石油價格的波動,其後投資策略轉向多元化,不僅限於財務投資,還會透過資本謀求經濟合作、加深產業鏈合作。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