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浪接浪|邊食邊賞龍舟賽 今個端陽真好玩

(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國際都市,不但能夠體驗西方節日,中國傳統的端午習俗、美食亦保留得相當完整。端午節的兩項主要活動為吃糉子和「扒龍舟」。論吃,在香港能夠品嘗到廣東、北京及上海等不同地方的糉子;論觀賞,香港不但有現代化的「國際龍舟邀請賽」,以及各區的龍舟賽事,亦有傳統意味濃厚的「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等活動可體驗。

明日便是端午節,又到一年一度龍舟鼓響時,本月15、16日將迎來「國際龍舟邀請賽」。旅發局昨日起一連九日在尖東海傍舉行端午節活動,尖沙咀星光大道設LINE FRIENDS打卡點,同場會銷售多款專為「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設計的限定紀念品。同地會舉辦「嚐味當夏美食街」活動,有10個提供本地特色小食、凍飲及甜品的攤檔入駐。有檔主預計,龍舟賽將帶來較平日多兩成的生意額,更會預備三倍以上的最熱門食品迎客;亦有檔主表示推出香港特色的產品,相信能吸引遊客光顧、體驗端午文化。

鹹糉靈感融入冬甩增新鮮感

尖東海傍一連九日舉行端午節活動,「嚐味當夏美食街」在星光大道揭幕,10個攤檔將為市民帶來多款冷飲、小食及甜品。有攤檔以端午糉子為靈感推出特別口味的冬甩,亦有攤檔以加入醬園盆鹽作為特色,推出獨特口味的檸檬茶。美食街內還有推出糖葱餅元素的咖啡、本地蜂蜜酒等產品,讓市民旅客一邊觀賞「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一邊大快朵頤。此外,星光大道亦設有LINE FRIENDS打卡點,七大打卡點及期間限定店將登場,遊客可在星光大道一次滿足食、買、玩需求,而同場亦會銷售多款專為「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設計的限定紀念品。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訪現場,已見不少外國旅客到美食街幫襯,當中具有香港特色的產品受到不少旅客歡迎。「Donut Demo」主售冬甩,其中有冬甩以甜及鹹糉為靈感,中西合璧推出豆沙煉奶及鹹蛋口味。「Donut Demo」負責人易欣表示,是次是他們首次在星光大道擺市集,且盛事臨近,相信屆時來觀賽的遊客數量會很多,對生意感樂觀,預期比賽日較平日生意額將增兩成。

醬園盆鹽調製獨特檸檬茶

主售港式茶飲及雪糕的「山浪」,是次擺攤與本地醬園合作,準備了加入盆鹽的「變調版」檸檬茶。負責人黎樂婷表示,盆鹽是生曬豉油的副產品,將盆鹽加入到檸檬茶中,除了考慮到熱天顧客補充鹽分的需求,還期望加添新意、讓旅客透過產品了解本地文化。她表示,昨日美食街人流比想像更多,相信市民、旅客在夏日會更願意購買凍飲或甜品,對生意情況看好。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由旅發局及中國香港龍舟總會合辦。為延續節慶及賽事的熱鬧氣氛,旅發局分別將於6月10日端午節正日,及15日國際龍舟賽首日,於對岸灣仔呈獻無人機及海上煙火表演。演出開始前的下午6時至8時,旅發局將在灣仔海濱免費發放雪糕,每人限取一杯,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體育盛事|國際龍舟邀請賽獲頒「M」品牌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將於周六周日(6月15及16日)在尖東海傍舉行。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昨日宣布,向本月在尖東海濱舉行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頒授「M」品牌認可。委員會主席吳守基表示,和其他「M」品牌活動一樣,「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不但展示香港舉辦世界級體育賽事的實力,推動體育發展,而且為香港增添活力和姿采,吸引更多海外旅客訪港,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的地位。

逾170支隊伍爭奪錦標

是次邀請賽共設17場賽事,有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170多支隊伍參賽。本港女子龍舟隊伍「箭蜚龍」成員譚梓慧表示,近三個月已為比賽進行更多力量訓練,期望在國際女子金盃獲取首三位成績。她表示,今年有更多國家來港參賽,且維港場地比賽較為特別,海浪及風勢較強勁,都是不小的挑戰,但相信隊員間的默契和「扒維港」的經驗幫助,能帶他們克服困難。

來自泰國的隊伍「Dragonboat Thailand」在去年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分別獲得數項賽事的冠軍。團隊經理人Patchawat Kirdnak表示,曾來港約10次,感覺香港較其他城市友善,雖然比賽場地風浪較大,但會努力迎戰,希望可打破去年的紀錄,贏得錦標。

糯米飄香|光顧老字號手工糉 市民:想吃到兒時味道

端午將至,不少市民已開始張羅準備製作糉子,亦有到坊間購買特色糉子,有市民光顧老字號逾十年,只為憶祖輩味道。

近日,街頭巷尾只聞糉葉糯米飄香。記者早前走訪了上環一間賣糉子的老字號,雖距離端午還有數日,但前來店內購糉子的顧客絡繹不絕,有的客人更是手提十餘個糉子微笑離去。「老闆,還有蘆兜糉嗎?」「你明天再來吧,沒有蘆兜葉了,不好意思」,求購糉子的聲音在店內此起彼伏。

家住上環的陳太表示,自己幫襯老店已逾十年,最喜愛是蘆兜糉。自己祖籍廣東中山,小時候家人一到端午必會將蘆兜糉端上餐桌。「小時候其實不喜歡這個味道的,但父母過身後就格外想念手工糉的味道」,她說,「這裏的糉味道很有傳統的感覺,雖然不便宜但我到端午還是會來幫襯,懷懷舊」。

新客盧先生說,經過街道時聞到香氣進來,在店內買了三隻雜豆鹹肉糉,準備回家就一嘗糉香。他表示,「以往端午節多是買超市的包裝糉送人,難得見到手工糉,還是想試試能否吃到兒時味道」。

端午節將至,不少市民會選擇在家自製糉子。昨日下午4時左右,記者到訪西營盤街市,見到街市內有不少攤檔正販售着糉葉,有市民正在翻看糉葉,篩選出完整飽滿的一份。西營盤街市內的乾貨攤檔檔主黃小姐表示,自己在本周一時入貨糉葉,近日不少市民熱切選購,準備回家自製糉子,預計兩箱糉葉在端午前可全數售出。

特色習俗|香港端午多非遺龍文化

除了現代化的龍舟競渡外,在香港多處仍維持着一些非競技性的、悠久歷史的習俗,被列入非遺文化當中。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相傳百多年前,大澳曾出現瘟疫,有漁民用載有神像的龍舟在水道巡遊,最終驅除瘟疫,之後這個當地稱為「龍舟遊涌」的傳統便維持到現在,當地人又稱為「遊神」。

遊龍:相傳長洲遊龍有逾百年歷史,除為祈求水陸平安,亦以遊龍方式祭水幽,對象是1960年代受颱風侵襲而身亡的居民。

遊夜龍:相傳宋帝趙昺在南宋末年逃難至惠東一帶時,曾不慎墮海,幸得石氏、鍾氏、徐氏和李氏等七個不同姓氏的人士拯救。其後七姓為紀念宋帝及救駕事跡,舉行端午「遊夜龍」活動。

(來源:大公報A5:要聞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