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爭辦資優課 大學吸才也吸財
(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今個學期即將完結,除了帶孩子外遊增廣見聞外,香港有不少家長會選擇為子女報讀大學或坊間的資優課程,以助他們發揮天賦,贏在起跑線。香港文匯報記者搜集並整理了本港不同大學及主力培育資優生的機構舉辦的資優教育課程資訊,發現其內容非常多元化,但收費差異很大,由2,000元至近萬港元不等。值得留意的是,學生在申請大學資優課程時,須按需要遞交學業成績表、獲獎或參與活動履歷以及陳述報讀的理由等,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可提供證明申請全數或部分費用減免,當學生完成課程並符合評估及出席率等要求後,將可獲頒發課程證書。
香港的大學是提供資優課程的一大重鎮。根據各資助大學早前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所提供的資料顯示,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均設有專門單位推動資優課程,暑假更是開班旺季。其中,港大專設「HKU Academy for the Talented」,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學生經學校提名成為會員後,可參與港大不同學院的學術課程。
港大醫學牙醫等課程最受歡迎
港大資料顯示,今年暑假將開辦11個大學先修(pre-university)課程,涵蓋醫學、法律、工程學、社會科學、牙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及人文等學科,活動包括模擬課堂、校園導賞、企業參觀與業界講座、舊生分享會等,對象為中二至中六生,課程收費約2,000至近萬港元,為期由一天至兩星期不等,非會員收費更貴,幅度可能相差數千元。
港大表示,在眾多科目中,以醫學、牙醫學與法律的課程和活動最受歡迎,相信與他們有意將來選擇港大學士課程有關,相關活動可為他們入讀心儀學科作好準備。
中大教育學院資優計劃今年為小三至中六資優生提供84個暑期資優課程,涉及熱門的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外,還包括語言、寫作、辯論、中醫藥、考古、建築、音樂多元範疇,多為五天課程,費用介乎2,000多元至4,000多元。中大表示,課程多年來一直很受歡迎,而資優計劃會定期舉辦培育資優學童的家長講座和工作坊,增進他們對資優計劃課程的認識。
科大新增物理學心理學課
港科大資優教育發展中心在暑期會開辦16個優才增益課程,其中3個對象是小四至小六生,13個面向中學生,範疇包含STEAM、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今年新增了「物理學淺解:理解日常現象」及「心理學與個人成長—自我·自處」兩課程,收費2,000多元至4,000多元,多數為期五六天。
科大表示,有見教師和家長在識別、培育及支援資優生等面對不少挑戰,中心會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及輔導心理學家舉辦講座及工作坊等,就親子關係、親職教養,自我認識及關顧等課題提供不同形式的協助,並推出「點燃資優」計劃,為中小學教師及資優生家長設計適切的訓練和支援,營造友善的資優教育社群。
學苑設學員制 完成課程可成學員
除了各大學外,由特區政府教育局資優教育基金資助的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亦有為10歲至18歲的本地學生提供相關課程,學苑實行學員制,學生在指定比賽、獎學金或項目獲獎,或完成由教育局及該學苑共同提供的指定網上資優課程,在通過甄選及評審後成為註冊學員,可免費享用學苑大部分服務,包括報讀課程。
資優學苑一年四季均有提供不同課程,在暑假開辦的課程以STEM為主,涵蓋鑑證、能源、食物科學、天文學、創科、幾何學、航空、生物醫學、環境及人工智能等課題,並設有相應的進階課程和專研及創新訓練課程。學苑又會開設有關語文及文學,人文學,商業、金融及經濟,藝術和全人發展等課程,包含博物館學、法律、外交、傳理及哲學等主題或活動。
資優基金12課程可免費申請
除了暑期資優課程外,特區政府教育局透過資優教育基金,於本學年資助了12個為期約九個月的校外進階學習課程(見表),分別有五個及七個課程供小學生和中學生申請,收生人數由25名至50名不等,費用全免。根據個別課程要求,學生須具備如基本編程知識等特定修讀條件,以及在報名時遞交簡歷和其他學習經歷證明等文件。
為進一步促進香港資優教育發展,教育局於2016年成立資優教育基金,至今共注資了22億元,資助並鼓勵專上院校、非政府機構、專業團體及科技企業舉辦多元化的校外進階學習課程,讓資優生獲得高質素及富挑戰性的學習經驗,同時發展多方面潛能。
本學年供小學生申請的課程包含人工智能、創科、航天及氣候變化等主題,對象為小四及小五生。以由嶺南大學電腦及決策科學學系開辦的「中國文化及歷史的人工智能」為例,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與中國文化和歷史元素結合,讓學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重塑《三字經》,並分組開發人工智能系統,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中國文化和歷史。
嶺大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該校與中小學合作,培養資優生的創新能力,該系於上學年亦開辦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文化創新應用」課程,讓有天賦的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相關原理和應用,課程開辦至今約3年,吸引了共912名來自330間小學的學生參加。
中學生課程的主要對象為中四及中五生,範疇涵蓋語言、數碼素養、量子技術及數據科學等。例如由香港理工大學英文及傳意學系舉辦的「未來領袖的英語及數碼素養培育」,透過探究學術語言、資訊語言和專業職場語言,讓學生鑒賞及掌握口語和書面語的文體及特點,以及嘗試以多模態形式於不同語境表達想法。
理大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本學年由該校開設的兩個課程均受學生歡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學系正進行選拔工作,結果將於本月底前公布。
專家:培育更有針對性 發展更快更好
對資優教育在香港的現況和發展,香港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表示,香港社會近年對資優學生的認知、培育和需求都有所提升,「相較於以往,現在會有更針對性的培養,例如參加校外課程、比賽等,可幫助資優生發展得更好、更快。」
不過,吳寶城指出,現在仍有很多學校、老師或家長,繼續把資優生與學業成績掛鈎,但資優可以是一些不同的發明和創作,未必能從成績反映,這種觀念需要轉變。
另一方面,在香港目前的主流學校中,多數教師對如何判斷學生是否資優仍有不足,他建議特區政府教育局增加教師專業培訓,提升他們對資優生的辨識度,從而使資優教育更為普及有效。
培育資優學生往往需要額外資源,對教育局透過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提供課程讓學校提名學生免費參加,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讚揚是非常之好的做法。為讓基層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他建議應將相關的資優課程與「共創明『Teen』」計劃結合,藉政策的專門設計,讓來自相對弱勢家庭的資優生亦能得到妥善培養。
他坦言,現時香港家長對資優教育尚未有清晰明確認知,有些甚至不知資優為何物,故建議可以透過18區的家長教師會多作宣傳,從而對不同能力、資質的學生都能做到因材施教,達至全人發展。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4/05/3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