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寄語女性:請勇敢做自己

顏寧在頒獎典禮上發表致辭。(受訪者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毛麗娟)當地時間5月28日晚,第26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舉辦了頒獎典禮。作為該獎項創辦以來第八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身穿綠色中式長裙上台領獎並致辭,她對所有人,「尤其是正在觀看頒獎典禮的女孩子們」說:「成為女科學家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但還不足以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所以,請勇敢做自己 (Be brave, be yourself)!」

顏寧:來深圳一年半,人才引進最有成就感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創辦於1998年,每年都會從非洲與阿拉伯國家、亞太地區、歐洲、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以及北美這五大地區分別評選出一位優秀女性頒發獎項。

5月28日晚,亞太地區獲獎人顏寧與另外四位獲獎人均上台領獎。在領獎後發布的微博中,顏寧分享了一個觀察:「獲獎人們都穿着讓自己舒服的平底鞋或半跟鞋,不委屈自己。」

在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之際,顏寧在接受《人物》雜誌前記者李婷婷採訪時用「自由自在」形容當下的狀態。

「我有一個原則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比如說我做的這個院長,本身是因為我的學術才請我來做院長的,那我跟學術界打交道可能更多,所以我做得更多的依舊是人才招聘、學生培養,包括一些體制的建立,都是在我相對來說還是很熟悉的圈子裏面。但要是到了基建、後勤這些,我是有專門的副院長很專業地來主管這一攤。」

關於資金,她表示:「我是挺感動的,因為深圳確實對我委以重任,然後政府的態度真的是做到了『有事必到,無事不打擾』。你有問題我幫你解決,然後你做的時候我不就給你添亂。」

顏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發言。(資料圖)

到深圳已經一年半,顏寧做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顏寧表示,還是在人才引進這一塊。「我有一次開玩笑說,深圳應該給我付巨額廣告費,我用了十年的微博,最後全用來給深圳做廣告了(笑)。學術界還是挺多人都知道顏寧這個人,所以我在招聘人才上面就有一點得天獨厚的優勢。」

向死而生 享受做科研的過程

上班時間做行政,下班時間做科研,對47歲的顏寧來說,這兩件事並不衝突。從獨立領導自己的實驗室開始,她就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論文、寫論文、改論文,最近一次她熬夜到了凌晨4點半。要是第二天一早有會要開,她就用咖啡把自己灌醒。眼下需要她操心的事兒越來越多,但也不妨礙她在2024年第一天提出一個小小期望:更多地睡到自然醒。

今年3月28日,顏寧/閆創業/潘俊敏課題組合作在《細胞》(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結構引導發現天然纖絨毛中的蛋白質和聚糖組分」(Structure-guided discovery of protein and glycan components in native mastigoneme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從萊茵衣藻纖毛中分離的天然纖絨毛(Mastigoneme)3.0 Å分辨率的冷凍電鏡結構。

消息稱,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綜合利用生物物理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學科方法對聚糖分子參與構建生物大分子架構的分子原理進行了闡釋。通過多糖和蛋白的互作分析,本研究揭示了阿拉伯聚糖在生物結構高級組裝中的關鍵作用,從而為理解結構性聚糖分子在生命過程中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線索,展現了現代結構生物學從結構確證工具到源頭創新發現手段的角色轉變。

顏寧在微信公眾號「深圳醫學科學院」相關文章中寫道,「蛋白、核酸、糖、脂類四大類生物分子中,後兩類屬於『暗物質』:結構不容易看到,研究難度其實比前兩類更大。所以我才開始呼籲大家考慮研究生物裏的『暗物質』(對不住物理學家,又濫用你們的名詞了)。這算是Yan Lab探索暗物質的第一步,歡迎更多研究者加入我們!」

在被問及如何在一次次挑戰後依然保持勇敢之心,顏寧在前述採訪中表示:「我的人生態度是向死而生,我就覺得所有人的終點都一樣,所以很關鍵的是,你要享受過程,無論是挑戰還是成就,它都是過程的一部分。所以就是盡情享受過程,然後往前看。」對於如何做到對自己的領域保持持久的熱情和專注,始終擁有科研的動力?顏寧回答,「我一直都把我的學術說成打遊戲,就是通關打怪,當然我並不打遊戲。我就是覺得這個過程是一環套一環的,因為你始終有問題可問。就怕你問不出問題,那就無聊了。所以我做任何一件事情我都是我願意做。我不會異化做科研這件事,我做科研就是因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