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鄉村歷史是香港故事重要的一頁

發言者為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陳月明

文/陳月明

位處香港東北、毗鄰港深邊界的打鼓嶺區,其鄉事會籌劃多年的香港首本鄉志——《打鼓嶺鄉志》現已面世。在成書之際,打鼓嶺也因身處北部都會區核心,被賦予助力香港發展新興產業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任,即將面臨翻天覆地的巨變。筆者作為編委會主任,深感從無到有之艱難,但更感欣慰的是,打鼓嶺鄉志是想讓所有讀者都「知過去,重明天」,以紀念前人之功業,展望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各地自古以來就有編志的傳統,清朝的新安縣志就曾記錄了當時香港及深圳一帶的各種風土人情。近年來香港社會也認同歷史宣傳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開始編纂的《香港志》正是期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教化育人。在發揮「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功能外,更幫助香港人追本溯源,建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進一步培養國家、民族與社群的身份認同。

而鄉志作為鄉村地區的歷史記錄,對於香港志或是香港大歷史而言,則是一種更細微的補充。即便是在一座城市內,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人口宗族、社會文教、古蹟名勝、信仰風俗等都各不相同,這種微小的差異才能為香港的多元化增添色彩。

而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不僅外國人難以想像香港鄉村的一面,不少土生土長的城市人也未有深入涉足鄉村,最多是去像大嶼山的大澳、梅窩遊玩,又或是在前往福田、香園圍口岸的路上瞥見掠過新田和打鼓嶺的鄉貌,但並無深入了解各處鄉村獨特的人文底蘊與歷史沿革。像香港很多地名都有豐富的歷史淵源,例如打鼓嶺名稱的由來,相傳是在清朝中晚期,因打鼓嶺居民與深圳河北面黃貝嶺居民常發生衝突,於是村民便在某處山嶺設置了一個大皮鼓,緊急時便擊鼓召集約內群眾合力應對沖突,名字起得形象動人。

此外,隨着人口的流動遷移,鄉村文化的傳承客觀上正逐漸消逝。無法否認的是,因科技進步與產業調整,城市化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是大勢所趨,不僅土地的利用效率更高,居民的衣食住行也更加便利,因此北部都會區對新界鄉郊的發展應當全力支持。但就好像最近熱映的九龍城寨電影一樣,即便寨城被清拆,但仍具意義,不僅政府將其原址改建為九龍城寨公園,相關題材更在文藝創作中發光發熱,近期港府甚至希望能與劇組一齊將重置的廠景作為旅遊景點,反映其價值愈發得到重視,繼而為香港增添一份特色文化底蘊。逐漸沒落的鄉村歷史與文化同樣如此,只要有心挖掘,相信一定能盡展其長、大放光彩。

筆者希望,無論未來城市如何變化,香港二十七鄉的歷史與文化傳承都能夠得到妥善的保存,這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前,康文署提出擴建香港歷史博物館,政府可考慮在其中加入本港的鄉村特色文化,包括介紹鄉村的起源變化,及圍頭和客家之分等。事實上,內地多省市已經有「方誌館」來收藏、保護珍貴的地方文化資源,而國外如美國也有組織收錄了不同城市、鄉村地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高達一萬五千多家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記錄和紀念了當地的風俗文化乃至重大歷史事件,香港在這方面做的仍不足夠。

鄉村歷史不僅有助於香港人了解、認識過往更細微的歷史及文化根源,成為香港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重要補充;還可作為宣傳香港的賣點與特色,幫助香港打造一個更多元、豐富的旅遊城市形象。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