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廚餘回收規矩多 留學生:養成習慣需時

韓國居民將分類好的垃圾放置街邊回收點,等待垃圾車回收。\受訪者提供

(大公報實習記者 桂茹云報道)針對廚餘回收,香港政府27日宣布新措施,未來一年將增設100個回收廚餘流動點,同時在約100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回收廚餘點。韓國廚餘垃圾徵費及回收政策實施多年,一些經驗值得借鑒。韓國從1995年開始推行垃圾分類,2005年正式實施廚餘禁止堆填的相關立法和措施,經過近20年的努力,廚餘回收率已達95%,融入韓國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前往韓國留學或工作的外國人也經歷從陌生到習慣的廚餘垃圾回收過程。

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彭馨雨居住在首爾市東大門區的回基洞區域,每周一、三、五是政府規定的該地區居民可以扔垃圾的日子。她介紹說,「政府回收垃圾一周三次,周末一般垃圾車不運行。每個區的回收規定都不一樣,甚至不同街道也不一樣。」

購買專用廚餘濾網

韓國的垃圾回收主要分為一般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大件垃圾,需要購買並使用指定垃圾袋進行回收的主要為一般垃圾和廚餘垃圾。各區的專用垃圾袋顏色和垃圾棄置規定不同,不同區的垃圾袋不可以互換使用。

為了更方便地處理家裏的廚餘垃圾,彭馨雨從國內購買了專門的廚餘垃圾過濾網,安裝在洗手台上。日常處理剩餘食物時,廚餘垃圾就會留在過濾網裏,等到過濾網裝滿以後,再將其拿出來放進廚餘垃圾袋裏封好口,放進冰箱的冷凍層以防止異味竄出,等到政府回收垃圾的日子再將這些垃圾扔掉。

在韓國半年多,彭馨雨每個月在垃圾袋上的開銷約為30多港元。韓國的一些小區住戶一般需要將廚餘垃圾扔進智能食物垃圾收集器,刷卡或輸入密碼計算重量和費用,由物業管理處收取。為了減輕垃圾重量,節省扔垃圾的費用,一些居民會將廚餘垃圾瀝乾後再棄置。而像彭馨雨這樣的非小區住戶則需要購買廚餘垃圾袋,但不同小區和街區的規定不盡相同,要視情況而定。

韓國嚴格的分類回收要求和繁忙的學習讓彭馨雨減少了在家做飯的頻率,多在學校食堂用餐。彭馨雨每次用完餐後的第一步就是將飲料瓶、紙杯放到餐盤的同一側,用過的紙巾放到另一側,然後將它們分別扔到指定的垃圾桶裏,最後再將餐盤裏的剩餘食物交由飯堂阿姨分類。日常在餐廳用餐結束後也基本是這樣的步驟。

遇上假期 垃圾變煩惱

儘管在兩年前準備赴韓留學時就已經知道韓國嚴格的垃圾分類規定,初到韓國的彭馨雨還是感到了各種不便。因為與朋友合租生活,兩個人日常產生垃圾的速度非常快。「因為周六日不可以扔垃圾,周一往往會出現兩袋甚至更多的垃圾。但周一早上我們又匆忙趕去上課,沒有時間扔垃圾,等到晚上回到家已經過了十二點,不能再下樓扔垃圾了。垃圾會越堆越多。」

彭馨雨還提到,韓國春節期間全國放假,沒有垃圾車運行,所以也不能扔垃圾,「客廳還有冰箱冷凍層裏的垃圾都『堆積成山』了」。

除了堆積的垃圾多,將各種分類的垃圾帶下樓丟棄又是一個讓她感到十分麻煩的過程。彭馨雨剛到韓國時,她和室友買了很多快遞,拆掉的快遞紙盒和快遞袋要撕掉個人信息後分到可回收垃圾一類,從快遞盒上撕下來的膠帶要分到一般垃圾一類,再加上家裏零零散散的飲料瓶等回收垃圾和廚餘垃圾,每次扔垃圾都很麻煩。「有時候一次性把所有垃圾都帶出門,按電梯的時候有的就會掉在地上,重新撿起來分類,很麻煩。」

彭馨雨表示,目前她還沒有把垃圾分錯類的經歷,而韓國的垃圾分類規定已經讓自己的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改變。「我現在在生活中不管做什麼都會先想,它是屬於哪種垃圾。以前快遞到了我會直接拆開拿出來裏面的東西,但現在我會先把快遞盒『分解』,主動分好類,最後一步才去拿購買的東西。不管喝什麼飲料,都會習慣性地在喝完後把瓶子外面的塑料條撕下來,瓶蓋拿下來,再把瓶子壓扁,最後分類扔掉。」

韓國廚餘回收知多點

圖:韓國居民將廚餘垃圾放進RFID廚餘回收桶,按稱重收費。\網絡圖片

推行時間

•韓國1995年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根據居民的排放量收費。垃圾分為4個大類:普通垃圾、食物垃圾(廚餘)、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大件垃圾。1998年,當局開始試行推出廚餘回收基本計劃,2005年正式立法禁止廚餘進入堆填區,2014年起實施廚餘垃圾重量收費制。

如何分類

•廚餘垃圾包括農業、漁業和在生產、分配及烹飪過程中產生的剩餘食物。

•廚餘垃圾袋有5種尺寸(1升、2升、3升、5升和10升),價格為100韓圜至1000韓圜不等。

•在韓國,分類廚餘垃圾有一條「黃金法則」:如果動物會吃掉它,那麼它就會進入食物垃圾袋。任何可食用的東西都可以放入食物垃圾袋中,包括果皮、蔬菜皮、未食用或未煮熟的肉、無殼生雞蛋等;但蟹蝦蛤的殼、蛋殼、骨頭和不可食用的水果及蔬菜皮被視為一般垃圾。

如何回收

•設立轉用收集桶,不途經中轉站。首爾的住宅小區引入無線射頻識別(RFID)廚餘回收桶,具有傳輸與秤重的功能,用戶刷卡丟棄廚餘,即時計算重量和費用。

•餐廳的剩菜剩飯倒到外面一個指定垃圾桶,上面貼一張從區政府購買的專用貼紙,證明支付了垃圾清運費。

•每天清晨5點左右,所在區的政府僱用的公司將廚餘垃圾桶清空,並撕掉貼紙。

如何利用

•地方政府建造了數百個廚餘加工設施,絕大多數廚餘都被轉化為動物飼料、肥料和家庭供暖燃料。無法回收的5%廚餘,送往焚化爐處理。

•韓國從2026年起禁止不焚燒就填埋生活垃圾,首爾除了現有運轉中的四處垃圾處理廠外,將會加設新地點。

廚餘成「寶」 變身肥料飼料燃料

首爾道峰區垃圾處理廠正在處理廚餘垃圾。\網絡圖片

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統計,韓國作為世界上食物浪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人每年產生超過130公斤的食物垃圾。不過,韓國目前的廚餘垃圾回收率高達95%,食物垃圾被轉化為堆肥、動物飼料和生物燃料。

韓國廚餘垃圾的主要來源有分散加工點、集體供應點、大型食堂以及家庭和小型餐館,其中家庭和小型餐館產生的垃圾佔比最重,超過60%。RFID智能垃圾箱在韓國廚餘垃圾回收利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垃圾箱要求居民在丟棄垃圾時按重量付費,這鼓勵居民為了節省費用,在傾倒垃圾前清除水分(水分約佔食物垃圾的80%),主動將剩餘的食物冷凍或堆肥,從而使整體食物傾倒量減少了25%。

韓國各地區每周由指定的廚餘垃圾車收集有機垃圾,然後將其運往加工廠,擠壓分離約佔80%的液體;這些液體被倒入混凝土罐中,經過半個月至一個月,在厭氧消化的過程中被微生物分解,收集產生的沼氣或生物油,出售給當地公共事業公司,作為工業設備的燃料。

在加工廠內被擠壓脫水的乾垃圾經過處理,成為肥料或動物飼料。然而,韓國的飲食多包含高鹽分的泡菜、豆瓣醬等食物,廚餘垃圾鹽分很高,工廠必須不斷改進過濾技術,在將垃圾轉化為動物飼料前除去所有鹽和香料。此外,將食物垃圾餵給鴨子或在大型蚯蚓養殖場堆肥的方法都無法大規模處理廚餘垃圾;回收的廚餘垃圾作為動物飼料的可行性也因為禽流感和非洲豬瘟等牲畜疾病大打折扣。

不過,有批評人士指出,韓國仍未實現減少食物浪費的目標,多年來韓國丟棄的食物總量基本沒變。對促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而言,廚餘垃圾回收利用並不是靈丹妙藥,還應從飲食習慣上進行改變,減少食物浪費。

垃圾桶不足 街邊堆滿咖啡杯

韓國慶熙大學校內垃圾桶蓋上堆滿咖啡杯。\受訪者提供

韓國民眾一向有喝咖啡的習慣,首爾街頭咖啡館林立,但由於街頭幾乎找不到垃圾桶,咖啡液與咖啡杯又需分開回收,街邊常常出現亂堆放的咖啡杯。

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RUAN告訴大公報記者,韓國路邊幾乎沒有垃圾桶,偶有幾個也都是可回收垃圾箱,並沒有能夠扔食物垃圾的地方。許多人找不到垃圾桶,便將喝過的咖啡杯扔在地上,或堆放在垃圾桶蓋上、停靠路邊的自行車車籃裏、汽車尾門上,或扔進別人堆放的還沒有封口的垃圾袋裏。

RUAN同學稱,韓國地鐵站內有專門分類的垃圾箱,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中間還有一個漏斗狀裝置,連接一個透明水桶,以便市民傾倒冰塊和液體。但另一名中國留學生彭馨雨認為,這對於遊客來說仍然不方便,「很多遊客即使找到了垃圾箱,但看不懂韓文,不知道應該怎麼分開丟掉。有的時候丟錯了,如果恰好碰上旁邊有專門負責垃圾處理的阿姨們盯着,可能會被指責甚至罰款」。

在韓國點外賣時,店家通常會附送泡菜、蘿蔔等涼菜,這些盒裝的食物也增加了顧客處理垃圾的負擔。顧客需要將吃剩的殘渣倒入食物垃圾袋內,再用水沖洗淨塑料盒後放入回收垃圾;而帶有塑料膜的包裝和一次性筷子則應歸類為一般垃圾。如此繁瑣的步驟,如果沒有從小培養的分類習慣,一時很難辨別。許多留學生透露,遇到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垃圾,會將其丟進學校內可直接丟棄的垃圾桶裏。

(來源:大公報A20:國際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