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舘今開幕 促進文學與跨藝術交流

香港文學舘今日舉行開幕禮。(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李九歌)文學是一個國家、乃至城市的文化精神支柱和靈魂,2004年香港作家聯會發起並由34位作家代表簽署「香港必須建立香港文學舘」的倡議書,經歷二十載獲本屆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於今年正式落成,旨在為香港文學文化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希望。香港文學舘今日(27日)上午舉辦開幕典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盧新寧、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香港文學舘舘長潘耀明、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香港珠海學院署理校長張珍等出席並擔任活動主禮嘉賓。

李敬澤表示,香港文學舘的建立意味着香港自此便添了一處文學的「應許之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指出,香港文學舘的建立意味着香港自此便添了一處文學的「應許之地」,成為連結香港文學過去與現在的「時空膠囊」。香港文學這個抽象的集合詞開始具象地出現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城市,出現在港人手掌中的地圖索引,讓對文學抱有熱情,或者持有好奇的人們可以按圖索驥來到這裏,推門進來,在字裏行間聆聽香港本土的「小城故事」,感受文學前輩的家國情懷。

潘耀明表示,香港文學舘的成立是香港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香港文學舘舘長潘耀明在致歡迎詞時表示,香港文學舘的成立是香港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將成為香港文學的資料寶庫,向世界推廣香港文學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將通過文學的媒介傳播香港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香港的社會嬗變和歷史經驗,有助於建立公眾對香港文化的認同。香港文學舘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保存和推廣文學遺產,更體現香港作為有着豐富的文化創作和歷史故事的全球大都會,文學作品見證着其發展,香港文學舘有助人們充分認識香港的過去、體驗香港的現在、展望香港的未來。香港文學舘將定期舉辦文學沙龍,提供平台讓香港作家與讀者互動,促進香港文學發展。此外,香港文學舘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學機構進行培訓交流,例如舉辦國際文學研討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學者和作家,推動香港文學與國際文學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香港文學舘在保存文學遺產、促進文學與跨藝術的交流、推動本土文學發展與國際交流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功能使得香港文學舘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機構,對香港文學的發展和建設起到積極影響。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本屆特區政府致力於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希望香港文學舘能夠發揮好橋樑角色,將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文學界人士、文學研究者、文學愛好者以及廣大市民連接在一起,讓香港文學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同時期待香港文學舘成為促進文學傳承和發展,加強文學創作和活動的一個重要平台。

廖長江表示,香港文學歷史悠久、豐富多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麥鈞傑攝)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致辭時表示,文學藝術是人們認識和想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也是一個地方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靈魂,香港文學歷史悠久、豐富多元,對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文明交流共建意義重大。馬會不遺餘力支持興建香港文學舘,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期望香港文學舘的成立,能夠向市民及遊客展示香港文學的豐富面貌和文化底蘊,讓中華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相關報道:

香港文學舘開幕禮 李家超視像致辭 盧新寧等出席

(有片)香港文學舘開幕 李家超:有信心香港文學舘能夠發揮好橋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