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區街市現退租潮 議員籲減租加強推廣

(大公報 記者 盛德文、蘇荣、盧剛昌)政府預留20億元推行為期10年的「街市現代化計劃」,翻新改善公營街市,為居民提供更優質服務,造福市民。不過,該計劃首個翻新的香港仔街市,自去年四月重新開業至今,空置率和退租潮一直未能改善,除了香港仔街市,目前不少公營街市普遍存在高空置率。

香港正進入拚經濟拚發展的新階段,經濟面臨轉型,過去行得通的經營模式,現在未必行得通。現時手機下單買餸、點餐越來越普及,市民減少到街市買餸的情況下,現有的及正擬改造的街市如何避免被時代淘汰?就這個議題,大公報推出「街市轉型有道」系列報道,訪問街市商戶及議員,深入探討如何以新思維經營好街市,令商戶有生意可做,市民又能受惠。

本港「街市現代化計劃」這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現時面臨進退兩難的情況。計劃中首個完成翻新的香港仔街市,重開不足半年,已有兩成租戶退租,即使去年10月重新招租,仍無人問津。

大公報記者近日走訪港九新界多個街市,發現不少由私營公司營運的街市都出現退租潮,有街市空置率高達五成,留低的都是掙扎求存。有區議員指出街市現代化雖改善了硬件,但租戶成本高昂,難以為繼,期望政府、商界、營運方和業主,有限期地減租減冷氣費扶持租戶,並做好推廣宣傳和活動,增加居民消費意願。

「街市現代化計劃」為食環署轄下公眾街市進行化的改善工程,計劃中有六個舊街市要全面翻新或重建,香港仔街市是首個完成翻新工程的街市,工程歷時14個月,耗資逾2.5億元,在去年4月底重新開業。香港仔街市共有三層及一個閣樓,設有142個攤檔,每層分別售賣不同貨品,地庫約有40攤檔,主要售賣海鮮、活家禽、蔬菜類,開業初期有137個攤檔租出。

香港仔街市 一排8檔6空置

不過,去年8月底,即街市開業不到半年,已有約兩成租戶退租。雖然食環署去年10月把空置攤檔重新競招,並更改部分攤檔類型,惟效果並不理想。

記者日前再度走訪香港仔街市,發現每層都有不少已停業退租的攤檔。在二樓有一排八個攤檔,只得兩檔在營業,另六個都是吉檔,空置嚴重。在地庫有約10個攤檔早已結業,大部分是賣海鮮、蔬菜的攤檔。這些空置的攤檔都由食環署用藍白膠帶條圍封,或貼上告示,禁止在未出租檔口擺放任何物件,違者檢控充公的告示。

翻新前月租數千 翻新後逾2萬

綜合租戶意見,香港仔街市翻新後租金高昂,由翻新前的數百至數千元月租,升至逾萬甚至2萬多元以上,還有近3000元空調費。攤檔面積較過往細、電梯經常故障,由於區內長者居多,造成顧客不便,陷入客少價高的惡性循環。

由民坊經營管理,在將軍澳景林邨內的景林街市和景林食街,門外當眼處放有招租廣告。食街約有10個舖位,但只有3間在營業,餘下的不是吉舖就是已拉閘停業。景林街市同樣慘淡,攤檔出租率只有約六成,部分退租的攤檔仍擺放着雪櫃等經營設施,人流稀少,場面十分冷清,檔主個個都無精打采。

位於何文田佛光街的何文田街市約有20個攤檔,吉檔有3個,部分檔無營業,場面冷清。

街市天幕設計 冬冷夏熱趕客

新界的屯門山景街市,由民坊接管翻新後,分為食街和街市兩部分,食街合共12個舖位已有6間吉檔。街市內約有40個檔位,當中9個是吉檔,空置率共佔比例約三成,雖然人流不算少,但情況明顯不理想。

食環署轄下的東涌東日街市在去年3月開業,36個檔卻有9個吉檔,且客流稀少,相比去年開張時的墟冚情況有很大差別。在2號檔位經營肉檔的梁先生不滿地說:「這個街市的天幕設計雖然拿過獎,但設計真好不合理,租了一年,發現好天就太陽直曬肉檔的肉,客人見到都不喜歡;夏天更嚴重,裝七匹冷氣機都搞唔掂!只能靠平價吸客,已經賣得比外面平30元了,但仍然很難留客,好多檔主都退租走了。」

客人吳女士表示:「這裏冬天就凍死,夏天就熱死,來買東西都想要舒舒服服,所以這個街市會那麼少人。」

石硤尾白田商場內的「鮮薈市場·白田」是資本集團旗下的街市,2021年12月底新落成,已屢次傳出街市所賣食材昂貴、款式少,租出營業的攤檔僅約四成。記者走訪上址,發現整個街市已關閉,停止營業,門口貼上「內部裝修暫停開放」告示。

住白田邨的街坊張女士表示:「去年底,已逐漸有商戶遷出和退租,到新年前街市全面停業。以前經常到這裏買餸,現在停了,只好改到附近的街市買餸,真是好不方便。」

位於長沙灣深旺道海達邨的海達街市,2022年1月開幕,街市約有70個攤檔,記者走訪所見,發現已有五成、約35個攤檔已經退租搬出,雖然街市內仍有肉類、海鮮、蔬果、乾貨供應,但來買餸市民非常稀疏。

欠缺靈活|香港仔街市檔戶售貨種類有限制

南區區議員梁進對《大公報》表示,街市現代化是造福市民、非常好的民生工程,但因管理不善,副作用是商戶成本高昂。以前大家都認為舊香港仔街市選擇又多又平,「但翻新後,以前的優點全無了,結果變成大家都是受害者」。

梁進總結香港仔街市退租潮的癥結:

一,翻新期間,附近已開了好多同類且好進取的街舖,新街市重開後,攤檔數減少了,加上高昂的租金、冷氣費,令成本增加,貨品不夠多樣化且價格有所上升,以前大家認同的優點全無了。

二,南區長者多,買餸慳得就慳,哪管你有無空調,環境好不好,只要夠平、選擇夠多就是好市場,這些都是大部分新型街市生意難做,出現退租和空置的原因。

區議員:首要目標「搞旺個場」

三,食環署管理欠靈活性,嚴格限制每檔可出售食品的種類,如豆腐檔等低值檔,翻新前,檔主除了豆腐、豆芽,還可兼賣魚蛋、酸菜等,但翻新後不獲准許,且禁止攤檔將貨物擺出檔位,若租戶違反規例,食環署會給予警告。租戶捱不下去,自然選擇退租,顯然就是管理失效。

四,現時市面不少街市檔主年事已高,後輩不願接手,在生意難做下,乾脆離場不做,出現退休潮、空置潮。

梁進建議在新模式營運下,食環署要改進流程,以方便租戶,目標首先是將所有攤檔租出去,先搞旺個場。

梁進認為在管理上應增加靈活性,教育租戶並給予適應期,有空間讓租戶生存下去。政府街市不是私營企業,不是要賺大錢。

梁進期望政府、商界、營運方和業主,因應實際環境,明白共渡時難的重要性,共同克服困難,有限期地減租,減冷氣費,扶持租戶。

梁進表示,對租極都租不出去的攤檔,更要適當減租,爭取更多租戶入場,「最重要是將場租滿,做旺個場先」。

生意難做|北上消費方便 皇后山街市「拍烏蠅」

位於北區粉嶺皇后山商場的街市,同樣因客流減少,商戶無法經營出現退租潮,空置率高逾兩成。

皇后山邨入伙約兩年,居民人達3萬多人,到羅湖和蓮塘口岸只需大半小時車程,居民假日不但習慣北上跨境消費,甚至買餸亦北上。皇后山街市內魚檔、菜檔、生果檔檔主都表示生意大跌3至5成,不少街坊習慣上深圳喝茶、逛街,順便買餸返港,每到假期,街市生意更差。此外,近年興起的「逆向代購」,令街市大受打擊,居民通過手機下單,餸菜2、3小時就能送到屋企樓下。「逆向代購」,對食肆、街市影響甚大,邨內街市60多個攤檔面臨結業潮。

疫情期間,政府曾多次寬減租戶租金,皇后山街市商戶屬房委會轄下租戶,曾享50%至75%的租金寬減,但租金優惠在上年底屆滿。

有魚檔檔主表示,之前有政府補貼還寬鬆些,現在月租成10萬元,租約到期後如不減租,就不做了,因為根本無法維持下去。

建議送優惠券吸引消費

北區區議員姚銘及胡景鵬建議,商場管理公司應與街市以及屋苑管理公司,因時制宜,齊心協力做好宣傳,為市民們提供不同品類的消費指南和商戶地圖,邀請藝人,在商場舉辦活動,提供泊車優惠和送居民優惠券等,增加居民消費意願。

(來源:大公報A9:港聞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