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線上|近七成直資校申加學費 最高11.6%

(大公報記者 秦英偉)不少直資學校申請於下學年(2024/25)調整學費。教育局指出,截至五月中,收到54份直資學校加學費的申請,較去年同期多一成,佔全港直資校約68%,高於去年同期的61%及2022年的48%,創下逾10年新高。傳統名校如聖保羅男女中學申請加價約10.1%,全年學費7.97萬元;拔萃女書院過去19年維持每年學費3.8萬元,新學年料計加5.3%,至4萬元;觀塘福建中學加幅更高達11.6%。

教育局強調,會在審批過程中小心檢視每間學校的情況,並確保校方已就加費諮詢家長的意見。

教育局前日公布,71間直資學校向教育局提交80份下學年學費通知書,截至五月中,共收到54份調整學費申請,較去年多5間;另有25份「凍結學費」的通知書,較去年少6間,局方指,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申請。

聖保羅男女中學表示,學校營運成本持續上升,加上學校需要撥備資源維持優質教育,例如維持低師生比例、提升校園基礎設施等,因而需要調整學費。校方強調申請決定已徵詢中小學的家長教師會意見,並獲得支持。校方申請加價約10.1%,中一全年學費由目前的7.24萬元,加至7.97萬元;其附屬小學則申請學費增至7.78萬元,加幅約10%。

女拔凍費19年 申加5.3%

拔萃女書院表示,學校自2005年轉為直資,19年來一直維持每年學費3.8萬元,認為現今物價已非19年前水平,加幅合理。校方強調已充分諮詢家長等持份者意見,新學年料計加5.3%,至4萬元。拔萃男書院中一學費亦將加價,擬增3.51%至每學年5.98萬元;其附屬小學的小一學費,亦擬增3.5%至每學年5.5萬元。男拔表示,加學費已獲中小學部家教會理解及同意,學費將支持課程發展需要、改善課室及其他硬件設施。

至於申請加幅較大的學校,包括位於觀塘的福建中學,中一學費擬由2.15萬元增至2.4萬元,加幅11.6%。

通脹及小班令成本增加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英華書院校長陳狄安表示,疫情過後通脹上升,學校陸續復辦不同課外活動,包括內地、海外遊學團等報價上升,令學校營運成本增加,加上部分學校實施小班教學,教師人數多於津校編制,但政府津貼未能完全覆蓋,因此需要增收學費。陳狄安又提到,去年公務員亦有調整薪酬,連帶直資學校教師亦會調整。

教育局表示,擬於新學年調整學費的直資學校,須就加費諮詢家長,亦須就加費申請提供財政預算和充分理據。局方會在審批過程中小心檢視,確定學校已作諮詢工作,並按規定把不少於學費總收入的10%撥備作為學費減免或獎學金用途,確保學生的學習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受影響。

六百六十間幼稚園申請加學費

教育局表示,已接獲約六百六十間幼稚園申請在2024/25學年加學費。

教育局前日(23日)公布,已接獲約660間幼稚園申請在2024/25學年加學費,約佔全港幼稚園68%;數目比去年多6%,再創新冠疫情以來新高,同時亦有1間幼稚園申請減學費,教育局正審核有關申請。

僅一間申請調減學費

教育局稱,截至本月中全港約740間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當中,約520間(70.3%)申請於新學年調升學費、約220間(29.7%)表示將凍結學費。而餘下約230間沒有參加計劃的幼稚園,約140間(60.9%)申請加學費、1間申請調減學費,其餘約90間(39.1%)維持不變。總計有660間幼稚園申請在24/25學年加學費,佔總數68%。

仁濟醫院稱屬下10間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2間幼稚園,全部均繼續在新學年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各間學校均申請上調學費。院方解釋,學校在釐定學費水平時,一般會按優化教學質素的成本、物價指數、學校營運實際需要等因素,讓家長在可負擔的學費水平內接受高質素學前教育服務。

東華三院則表示,屬下幼稚園全數參加政府幼稚園教育計劃,個別全日制幼稚園申請平均加1.5%至2.4%學費;半日班在扣除政府資助後全部「真免費」。

同時有開辦幼稚園及直資中小學的保良局,則未有披露屬下幼稚園申請學費調整幅度,僅稱按機制申請調整,並解釋調整原因包括營運費用調整等,有待教育局批准,學校會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

(來源:大公報A9:港聞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