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粵綱領性文件發力低空經濟 處處是粵港合作契機

廣東鼓勵拓展低空跨境飛行業務,未來,通過直升機、無人駕駛飛行器往來粵港,有望成為常態。(大公文匯網 記者 敖敏輝 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敖敏輝)近日,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省級綱領性文件《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正式公布,從空域改革、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應用場景、產業創新、打造低空經濟製造業高地等方面,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縱觀《方案》推動的各項工作,無論是以香港獨特優勢助力廣東發展低空經濟,還是借力推動本港新興業態發展,以及資本、人才、產業互動方面,粵港都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間。

根據《方案》,至2026年,全省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等試點示範取得積極進展。在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方面,廣東支持廣州、深圳、珠海開通室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打造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區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記者注意到,廣州、深圳、珠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的除香港、澳門之外的另外三個極點帶動城市、大灣區核心城市,其中,深圳、珠海與港澳陸海橋相連,廣州與香港的人文、產業互動亦十分密切。在與港澳合作最為密切的三個城市打造低空空中交通走廊,無疑將進一步推動粵港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的流通。比如,《方案》特別提到,鼓勵利用直升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拓展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當中的「跨境」,必然是與香港、澳門兩個城市之間的跨境。

廣東將支持開發和推廣低空觀光、飛行體驗等低空旅遊產品。圖為廣州億航智能載人無人機在進行低空遊覽演示。(大公文匯網 記者 敖敏輝 攝)

在培育低空新興消費業態方面,廣東將支持開發和推廣低空觀光、飛行體驗、高空跳傘、個人娛樂飛行等多元化低空旅遊產品。記者留意到,近日由《大公報》主辦的「創新求變——大灣區航空業新質生產力」座談會上,與會專家、立法會議員、產業界人士發出多項倡議,其中就建議香港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更特別提到大嶼山、香港迪士尼等景區與低空經濟的結合。據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廣州、深圳等地的低空經濟企業,前往大嶼山等地考察,並與香港業界交流,探討載人無人機在香港主要景區落地運營的可行性。

《方案》還提到,利用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等重大活動的契機,推動低空示範應用。這也意味着,十五運期間,無人駕駛航空器在物流配送、人員輸送方面,有望首次進入大型賽事。十五運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低空經濟應用於賽會,與港澳之間的低空跨境交通和物資運輸,必然是重要考量。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已有多位業內人士,就相關工作進行建言,相信已有相關團隊開展前期調研工作。

在發展產業方面,香港近水樓台,亦必定從中受益。至於人才培養、打造低空製造高地等方面,香港航空業發達,相關科研和人才培養亦有先天優勢。

因此,發展低空經濟,粵港在產學研用等各方面,均有着巨大的互動及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