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香港文創產業最新成就 港設計師巧用AI提升競爭力

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文博會共設8個展館,總面積為16萬平方米。圖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館香港展區。(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剛進入內地,我們以平面包裝設計為主要業務,現在發展到空間產品等各種領域,要求也更高。」香港設計師高少康前往內地發展近20年,他在23日開幕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地文化創意發展空間很大。通過參加文博會,香港設計師及企業業務從深圳走向全國,近年也借內地科技發展東風,引入了AI技術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為期5天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吸引來了6,015家參展單位,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本屆文博會共設8個展館,分別是文化產業綜合展A館和B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費展、影視·出版·版權·遊戲電競展、非遺·老字號·工藝美術展、藝術·設計·國潮展、國際文化貿易展。線下展覽內容將在雲上文博會平台同步展示。

借內地科技發展東風 引入AI提效率

這也是香港代表團連續16年參加文博會。在香港館內,9位香港設計師及9個香港品牌的約300件展品,展示了香港文創產業的最新成就。知名設計機構靳劉高設計就是其中佼佼者。負責人高少康表示,公司從當初平面設計升級到跨界別設計,並且更具有整合能力,包括平面、工業設計,從企業創意、設計、品牌宣傳和策劃等多領域,以及企業的戰略、市場定位和銷售渠道等。員工也從當時不到十人發展到現在核心員工20多人。

憑借與內地市場緊密融合優勢,靳劉高設計敏感捕捉到內地科技發展大趨勢,是香港同行中較早引入AI技術的公司。談到AI對創意設計的作用,高少康表示,AI對設計十分有價值,是新時代的革命,通過AI算法提升各方面業務的生產效率,應用到設計多個層面。現在公司很多員工接受AI培訓,利用AI做策劃效果圖、創意概念,用AI做資料搜集概念圖形成等各環節。「不僅可以提高效率,更大大降低成果。」

業務從深圳走向全國 跨界融合發展

連續8年參加文博會的香港設計師黃競,此次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教育發展館的策展人。他所創立的公司業務也不斷地升級和多元化,從當初的工業設計延伸到平面、建築、空間、品牌、策劃及顧問等業務。目前公司為江門一國有文旅企業提供顧問服務,也為公司帶來大量的設計機遇。

高少康表示,近20年在內地發展,設計業務呈現多元化立體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攝)

黃競注重深入挖掘中國文化,捕捉市場商機。近年他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通過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的文物進行二次創作,如將青銅文物變為現代線條設計感覺,將文化融入服裝、手錶等產品中,受到了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青睞。他稱,公司業務不斷發展壯大,以前只在深圳設公司,因業務不斷上升,目前深圳、廣州兩地都有設公司,並為西安、上海等全國大量客戶提供服務。

今屆文博會看點

頂尖文創匯聚

◆國際文化貿易展展示文化進出口貿易發展成果,設立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國別展區、文化裝備出口展區、文創文具出口展區、文化產品進口展區、跨境文化電商展區。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攜特色圖書於該館亮相。

傳統文化豐富

◆非遺·老字號·工藝美術展重點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成果,展區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老字號展區、工藝美術展區,匯集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豐富項目,推出非遺傳承人現場展演、互動體驗、科普教育、虛實結合等多樣活動。

數字「頂流」加持

◆影視·出版·版權·遊戲電競展通過智慧廣電展區、電影工業展區、新聞出版展區、版權展區、遊戲電競展區,重點展示數字化新產品、新技術,AI、元宇宙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和最新趨勢。

潮流藝術多元

◆藝術·設計·國潮展設置藝術品展區、時尚生活展區、創意設計展區、藝術教育展區,組織藝術、設計、文娛、藝術教育等機構及企業參展,重點展示和交易國內知名藝術設計機構、文創企業、互聯網文娛企業推出的最新藝術品、創意設計產品、國潮IP和產品等。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石華

黃競(中)在文博會展示其設計的作品。(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攝)

特稿|港中學生8件國潮產品受關注

文博會期間,香港設計師作品主要分布在香港創意館和粵港澳大灣區展區,主要展品包括旗袍、手錶、環保傢具等,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教育發展館展示了8位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產品,包括絲巾、玩偶等。

策展人黃競介紹,國家博物館與特區政府合作,將有關文物複製品給香港初中、高中學生進行鑒賞創作,吸引了香港超過30個學校600多位學生參與,他們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中華文化融入其中,設計成產品。通過這些設計產品,體現了他們對國家博物館一些藝術品很深的理解。未來他還將通過創意教育協會(香港)推動香港眾多學校的學生參與設計,與內地企業進行銜接和合作,形成多方共贏,有利吸引香港設計人才北上發展。

港設計師想藉機拓內地市場

在此次文博會上,從事旗袍設計的香港設計師余嫿首次有作品參展。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帶來了近十款旗袍參展。作品將傳統的中國水墨文化繪畫藝術,通過設計和數碼技術融入到旗袍中,顯得更加年輕和時尚。公司旗袍有在深圳、杭州等地生產,主要在香港多個店舖合作銷售,一件旗袍均價2,000至10,000港幣。此次參展文博會目的是想藉機開拓大灣區和內地市場,尋找合作機會,相信通過文博會可以捕捉到不少業務機遇。

廣彩曾是清代最受歡迎的外銷商品之一,後因廣州廠商和畫師紛紛轉移到香港,創作出融合中西元素的新設計,也就是「港彩」。作為粵東磁廠第四代傳人的曹嘉彥,此次帶來的瓷器餐具將天星小輪和中國龍結合,突顯香港新舊交融的文化特色,將這份距今約300年歷史的技藝創新發展。

據了解,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創意香港」辦公室今年首次以主辦方形式,在文博會設立「香港創意館」,由三聯文化基金作為承辦單位。為推動香港文創產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創意香港」將於今年6月轉型為「文創產業發展處」,以更加產業化的視角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行業的進步,並鼓勵香港文創企業積極參與內地重大文創活動。

(來源:香港文匯報A06:要聞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