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渠務署觀塘建蓄洪池提升防洪能力 耗資9.3億料2028年完工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會愈趨頻密。2023年香港總降雨量為2775毫米,大於正常值2431毫米。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2次,紅雨警告8次,黃雨警告37次,熱帶氣旋警告5次。2024年預計降雨量為2100毫米至2700毫米,熱帶氣旋數目5至8個。夏日風季即將到來,渠務署今日(23日)舉行傳媒簡報會,公布正進行的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規劃研究。

渠務署公布正進行的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規劃研究。(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 攝)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正在全面落實和執行極端天氣的策略,完善多項改善工程,深化創新科技。相關規劃研究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目標是將香港打造成為可以應對極端天氣的防洪城市。「韌性防洪」的理念是:超前準備,加強預警,果斷應急,迅速復原。

莫永昌介紹了分布在北區、觀塘、元朗、港島南、尖沙咀等區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以及在黃大仙、九龍城、沙田、西貢、旺角、大埔、觀塘、東區,建有蓄洪池和雨水渠,預計未來容量會達到20萬立方米,長度將超過10公里。

秀雅道防洪工程料2028年完成 提供19萬立方米蓄洪空間

採訪過程中,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跟隨渠務署前往曾發生過水浸的觀塘區,了解如今正在進行當中的蓄洪計劃。整體來說,渠務署從上、中、下游入手,利用蓄洪方案,透過「4缸1湖1河」,即4個蓄洪池及1個蓄洪湖泊,加上提升翠屏河的排洪能力,全面改善觀塘區的防洪布局。暴雨期間,蓄洪池會收集並暫存地面徑流,待洪峰過後,再將雨水經翠屏河排出大海,以紓緩下游的水浸風險。

此外,工程加入「一地多用」概念,完成後的蓄洪池具備防洪和康樂雙重功能。蓄洪池上蓋將重置秀雅道遊樂場,優化原有的足球場、公共及休憩設施等,善用土地資源。

秀雅道防洪工程施工現場。(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 攝)
工人可使用平板電腦實時查看地下水位。(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 攝)

秀雅道防洪工程於2022年9月開展,預計於2028年完成,核准工程預算費用為9.3億。蓄洪計劃落實後,預計將提供19萬立方米蓄洪空間,相當於76個標準游泳池,保護30萬人的生活。工程注重創新元素,致力建造安全健康的施工環境,增加工作效益,例如可以使用平板電腦勘察在地上巡邏時,實時勘察地下的水位情況。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提問,是否需要等到全部蓄洪池完工後,即2028年以後,防洪設施才可以投入使用?還是先建成的蓄洪池,可以逐步投入使用?渠務署回應,今年年底左右就會建好第一批蓄洪池,將率先投入使用,未來建成的各項設施也會陸續投入使用。

「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 攝)

不斷加強防洪應用科技 AI視覺語言實時分析水浸

近年,渠務署不斷在防洪工作上加強應用科技,以檢測機械人、清淤機械人、智能洗車系統,以提升防洪工作的效能,由被動變為主動,以AI視覺語言模型,實時分析水浸情況。

清淤機械人。(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周傾芫 攝)

例如用作攝像檢測的「不倒翁」,是一個球形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增加在渠務設施的湍流環境中進行檢測時的穩定性,此裝置榮獲2024「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其特點及運作原理是:透過重心力學保持平衡,確保機械人在急流中移動時一直保持直立方向,不會「翻船」。不需接駁電線或訊號線、內置充電電池,只要在管道一端放入機械人,機械人會隨水漂流至另一端,沿途會進行360度全方位拍攝,突破距離限制,可1秒拍攝60張照片。

另一重要設備是「檸檬查」,是一種浮球式水位感測設備,由於外型貌似檸檬,所以起名為「檸檬查」。2024年初,渠務署於黃大仙及柴灣區內曾發生嚴重水浸的位置,選定超過30個合適的雨水沙井,安裝智能感測設備「檸檬查」,24小時實時監察雨水渠的水位狀況。渠務署人員收到警示後,便會立即派員到有關位置巡查及進行緊急清渠工作,減低水浸風險。

為進一步減輕河水上漲引致水浸帶來的影響,渠務署於2023年年中開始在城門河試行「防洪智慧系統」,該系統包括設置於城門河4個主要行人通道旁邊的顯示屏和智能桿,及在沿河多處設置二維碼。市民可透過系統取得河道水位的影像、天文台的天氣和潮汐資訊,及洪水警報信號。「水位正常」模式下,顯示屏背景為藍綠色。「保持警覺」模式下,顯示屏背景為橙黃色。「警告」模式下,顯示屏背景為紅色,表示可能引發水浸,市民應遠離河岸至安全地方。當有熱帶氣旋或暴雨警告訊號生效時,系統便會啟動「保持警覺」或「警告」模式。

渠務署表示,香港的排水幹渠須具2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這個防洪標準相對於新加坡、東京和倫敦完全看齊,「甚至係高過其他呢啲大城市」。緊急應變亦是防洪的重要環節。在香港歷經多次水浸後,緊急應變隊伍增加到了160個。運作基地增加到30個以上,分布在全港多區。香港的防洪標準亦較水浸發生之前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