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迎新變味 香港高校嚴防性騷擾

據環球時報報道,每年一到香港高校開學季,各大學生會等組織都會舉辦歡迎新生的迎新營。為避免此前頻繁出現的「迎新營不雅案」,香港今年針對性地進行了部署。

據香港《星島日報》21日報道,新任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下文簡稱平機會)主席林美秀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上表示,平機會正在推動移風易俗,得知今年有大專院校要求迎新營主辦單位先將活動內容呈交學校審批才能以大學名義宣傳及舉辦活動,並禁止「不雅遊戲或活動」、設至少一名「反欺凌及性騷擾大使」等,平機會備感欣慰。

迎新活動是香港高校的校園文化和傳統,目的是讓學長學姐充當引路人,在幾天的營地生活中,通過一連串團體合作遊戲,幫助剛從中學畢業的新生打破隔閡,在最短時間內互相認識,結交新朋友,更讓其了解所屬院系或宿舍的傳統,盡快適應並融入大學生活。不過,一些學校的迎新營近年變了味。去年8月,香港大學護理系新生在社交平台上稱,參與學系迎新營期間被學長非禮,香港教育大學一名男學生被控在迎新營期間涉嫌強姦一名女學生。之後又有一段關於迎新營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其中可見男同學之間接吻,男學生「舔」女學生的手部等不雅片段。根據標題推測,應該是香港嶺南大學某宿舍迎新營花絮的備份。曾任中學校長的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這一風氣十多年前便已出現,現在不少迎新營組織者將不雅或涉及非禮的遊戲設計視為慣例,以此「威脅新生」,本質上和霸凌行徑沒有區別,甚至更惡劣。他直言一定要斷絕這種風氣。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也針對此類事件回應稱,大學內發生的性侵及其他違法行為是「不能容忍的」,大眾期望大學生將來貢獻社會,他們是發揮力量的棟樑,有違法行為「難以接受」。

為此,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不少高校都推出新規整頓迎新營。據港媒21日報道,香港大學表示,校方一直在檢視並按需要修改迎新活動指引,避免學生參與活動期間發生不當行為。香港科技大學稱,校方規定所有在校內舉辦迎新營的學生組織須先向校方提交具體的活動計劃,並派人出席大學舉辦的培訓營及簡介會。香港中文大學表示,對學生迎新活動中的任何不當行為皆採取「零容忍」態度及措施。所有參加者包括新生及在校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大學規則、迎新規定及中大行為守則。香港城市大學稱,城大學生發展處會提供有關舉辦迎新活動的指引給其轄下的學生組織。香港浸會大學學生事務處則會邀請學生組織向校方報備迎新活動,並提供適切指引、為學生組織負責人安排工作坊,提醒他們籌辦活動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平等機會和避免校園性騷擾等相關事項。

去年迎新營爆出醜聞的嶺南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近日透露,校方已收緊學生社團舉辦迎新活動的指引,包括為迎新活動的開始日期設限,所有活動必須在8月31日或之後舉行;不可使用「Orientation Camp」(迎新營,該名稱因長期以來的負面事件在一些人眼中已與「色情」及「不雅」畫上等號)等字眼;活動主辦單位委派至少一名「反欺凌及性騷擾大使」;若活動在校外舉辦,未成年學生參與前須獲家長或監護人書面同意。一旦活動違規或違法,將立刻終止有關活動,校方為活動提供的基本保險保障也會終止。香港恒生大學則設有「扣分機制」,任何學生組織成立後即可獲得15分,違反迎新活動指引的行為(如活動包含色情或暴力元素等)經查證後會對該學生組織進行扣分,任何被扣除15分者都將被即時禁止申請校園場地及設施兩個月。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平機會也已介入此類事件的規範。林美秀透露,平機會2019年針對大專院校性騷擾情況在全港進行一項大型調研並發布報告,發現不少學生對性騷擾的概念以及構成性騷擾的行為一知半解。該研究報告向各院校提出16項建議,包括設立不記名網上投訴機制,目前已經有4所大學採納。此外,平機會還持續為大專院校學生和教職員舉辦有關防止性騷擾的面授課程,今年第一季度已舉辦14節,約有1200名學生及教職員參加。

鄧飛認為,解決近年大專院校出現的性騷擾問題,歸根究底是要移風易俗,建議採取類似打貪的手法,「抓幾隻罪名成立的『大老虎』」,同時配合宣傳及教育工作。香港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擔心學校會以「家醜不可外揚」為由,在出現性騷擾事件時為避免影響聲譽而故意低調處理,關注當局有何措施防止此類情況出現,讓受害者得到公平對待。有港媒評論稱,迎新營的前輩作為新生的引路人,不僅未能以身作則,還公然幹出有違道德和法規的行徑,教壞學弟學妹,讓後者以為進入大學校園可肆意放縱,實在有負公眾期望。大學應正視迎新營活動內容變味的事實,做出規範指引,引導其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