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咖啡 香港領先南京阿姨40年

最近,南京有一款「手沖」咖啡爆火。

有網友在南京遇到了一家「韓老太甘蔗汁」飲品店,買了一杯咖啡,發現店主阿姨直接給沖了三條雀巢速溶。

他忍不住吐槽:南京有自己的阿嬤手作。

在這個瑞幸、庫迪、KFC的咖啡都在卷優惠券、卷豆子、卷口味的時代,一杯速溶咖啡,迅速點燃了網友的表達欲:

有的嫌貴。

有的覺得你情我願的買賣行為,沒什麽不好。

有的網友覺得阿姨一次沖三條雀巢,算是非常良心。

還有網友調侃:首家雀巢咖啡實體店。

雀巢則大方回應,稱會免費給阿姨供應速溶咖啡。

一杯「手沖」咖啡,衝上熱搜,「炸」出眾多網友,不是沒有原因的。

近年來,內地涌現出大量精品咖啡店和新興咖啡品牌,咖啡種類也層出不窮。

今天,我們在咖啡館可品嘗到不同款式的咖啡,如美式、意式濃縮、卡布奇諾、拿鐵、摩卡、越南咖啡、愛爾蘭咖啡等。

內地的咖啡品牌經常另辟蹊徑,奪人眼球,令人發出疑惑的聲音。

相信大家還記得去年轟動一時的醬香拿鐵。

章魚拿鐵、皮蛋咖啡……

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食材,都可以放進咖啡裏。

內地咖啡館的數量也一騎絶塵。

上海開了9553家咖啡館,以近萬家的數量,一躍成為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

聽起來很多,但是夠多嗎?

2023年,內地人均年飲用咖啡數,為16.74杯。

這個數字,比起人均年飲用杯數280的日本、380的美國,內地的咖啡文化只能算剛剛起步,所以暫時還沒有本土風格的咖啡。

咖啡是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班族早起提神需要飲杯咖啡,工人下午三點嘆茶時間也要飲杯咖啡。

有數據顯示,2022年,香港的人均年飲用咖啡數,為148.6杯。

具本土風格的咖啡在香港早已發展起來:大牌檔和茶餐廳發展出來的「鴛鴦」,正是一種奇特的香港本土化咖啡產品。

香港的咖啡文化,主要在殖民時期由英國人引入。

20世紀50年代,香港的高級西餐廳已經有「黑咖啡配方糖」的供應。透過玻璃窗看到這些洋人搖晃着咖啡杯的樣子,老百姓自然想學學派頭,一些大排檔嗅到商機以後,也賣起了一毫幾厘的廉價咖啡。

但對於這些大排檔來說,做一杯咖啡難過登天:買不起烘焙機,就用炒菜鍋來湊,人手一下一下地炒。

當年的人哪裏懂得淺度、中深度烘焙對豆子風味的影響,味道不對了就加入白糖和芝麻,讓咖啡產生更香的焦糖風味。

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師傅們便用絲襪奶茶的沖泡方法試試:將咖啡粉倒入茶袋,澆上熱水萃取出咖啡液。

直到今天,一些舊式大排檔和茶餐廳依然保持着這種傳統做法。

對於喝茶長大的香港人而言,咖啡又苦又酸,只有日夜打拚的「三行工人」(泥水、土木、油漆行業),會經常借咖啡提神。

他們不要糖,不加奶,一口悶,後來這種喝法又叫做「飛砂走奶」。

(還想了解更多香港茶餐廳的「黑話」?請戳這篇:內地遊客在香港茶餐廳看懵了……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將咖啡和奶茶搭配而成的「駌鴦」,成為香港特色咖啡飲品中的佼佼者。

據說「鴛鴦」始創於香港的蘭芳園,將三成咖啡和七成奶茶混合,能讓飲用者同時享受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

「鴛鴦」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有一位行船的客人要求蘭芳園的老闆沖一杯「鴛鴦」,老闆詢問何為「鴛鴦」,客人答之將咖啡和奶茶混合,因此有了第一杯「鴛鴦」,廣傳開去。

第二種說法是取自鴛鴦特性。鴛鴦雄性和雌性形影不離,異常和洽。飲品名「鴛鴦」,便是取自這種特色,咖啡、奶茶,雖然是兩種不同飲品,味道卻非常配搭,入口順滑之餘,又保留了咖啡的獨特香味,相得益彰。

一杯駌鴦,見證了咖啡和奶茶在香港同步發展的趨勢。

2009年,香港咖啡紅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金茶王大賽」,將港式奶茶的文化推向國際。

2014年8月15日,時任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出席「國際金茶王大賽2014」,化身奶茶大師一展沖奶茶「身手」。(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2011年,由香港咖啡行業協會主辦的香港咖啡大師賽,令香港的冠軍咖啡師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世界賽,和世界級的咖啡師交流切磋,令更多的香港咖啡師可以在國際舞台盡展所長。

近年香港更有不少人加入咖啡師行列,連陳豪、馬浚偉等藝人也紛紛考牌,成為咖啡師。

談論「咖啡文化」,總感覺或多或少有點媚外影子。

其實咖啡本身的原產地是非洲,在整個咖啡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民族都有所貢獻,沒有一地一民可以把咖啡私有化,這是人類共同的發展創造,因此不應存任何高低之別。

流行文化強調雅俗共賞,我們欣賞咖啡,既可以領券來一杯九塊九的瑞幸,也可品嚐一下香港茶餐廳的鴛鴦,又或者花十塊錢幫襯一下南京阿姨的手沖速溶……只要喝得開心,就不必用鄙視鏈來分出高下。

今日,你飲咗未?

(綜合:大公文匯全媒體、社交網絡|編輯:常伯勞|審校:林犀)

微信原文鏈接:重新定義咖啡,香港領先南京阿姨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