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首茬供港菜心上市 海關開闢「綠色通道」緩解供應壓力

嫩綠的菜心鬱鬱葱葱,農戶手法嫻熟將一顆顆菜心採收搶「鮮」上市。(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寧夏報道)5月22日,寧夏賀蘭縣立崗鎮蔬菜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忙着採收新鮮「出爐」的菜心,綠油油的菜地映襯着人們豐收的喜悅。據悉,今年頭茬寧夏菜心進入採收期,這些鮮嫩翠綠的頭茬蔬菜通過冷鏈物流運輸,只需36個小時,即可到達廣州市場,極大程度上保證了蔬菜的新鮮程度。

每年4月到11月左右,大量的寧夏菜心通過冷鏈運輸被送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銀川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相關工作人員說,「我們重點對種植基地環境、土壤和灌溉用水情況、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管理、有毒有害物質監控制度、農藥殘留自檢自測能力等進行逐項檢查,做好供港澳蔬菜基地和原料種植基地備案工作。在此前提下,也在過關環節優化手續、簡化備案隨附單證、優化備案作業流提高企業備案效率,給予盡快辦結。」

農戶在菜地中辛勤工作。(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攝)

海關開「綠色通道」 最快速度直達香港

銀川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工作人員曹江寧表示,為了讓寧夏蔬菜以最快的速度直達香港,銀川海關協調相關部門和口岸海關開闢「綠色通道」,力爭緩解香港蔬菜供應的壓力。

寧夏賀蘭縣立崗鎮副鎮長張長勝表示,「在香港,被超市貼上『寧夏菜心』標籤的蔬菜就像一道綠色橋樑,縮短了香港與寧夏兩地間的距離,得益於氣候和土壤條件優勢。地處西北的寧夏大力發展供港蔬菜產業,『寧夏菜』端上越來越多香港市民的餐桌。四、五月是頭茬供港蔬菜種植的季節,我們組織過多批港商來寧夏考察市場,從2006年至今,已有許多港商在寧夏供港蔬菜基地投產,銀川海關協調相關部門和口岸海關開闢『綠色通道』,力爭緩解香港蔬菜供應的壓力。」

據了解,寧夏菜心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賀蘭縣因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以及光熱資源豐富的獨特氣候,成為「寧夏菜心」的主要產區。目前,賀蘭縣共有12家企業14個種植基地,在田面積2.6萬畝,全年累計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

嫩綠的菜心鬱鬱葱葱 搶「鮮」上市。(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攝)
寧夏菜心通過冷鏈運輸被送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