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賣虛擬演講門票騙局 10人中招共失510萬元

案中的虛擬個人演講門票。

(香港文匯報 記者 蕭景源)香港一個投資詐騙集團由2022年11月起營運兩個詐騙網站,並在九龍灣租用甲級寫字樓舉辦投資講座,以「高回報、零風險」作招徠,誘騙市民以現金或虛擬貨幣,炒賣由騙徒舉辦的個人演講虛擬門票,炒高價後令投資者以為有錢賺。騙徒同時推出聲稱月息高達7厘的「存款計劃」,暗中以投資者的存款支付門票差價,但最終「穿煲」,10名投資者合共損失510萬元。

三主腦及骨幹成員被捕

香港警方於上周四(16日)及前日展開行動,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集團三名主腦及骨幹成員,案件仍在調查。

香港警方調查發現,集團會先放出多張每張底價100泰達幣(約港幣780元)的虛擬門票供受害人在網站炒賣。過程中,集團會收取每人由2萬元至9萬元不等的高昂參與費,還會指示持門票的受害人於買入後的第二天,以300泰達幣轉售予在首日無法買到門票的受害人,集團則承諾最終會以1.5萬元泰達幣回收所有門票。惟集團回收門票後,會再將門票分拆成兩張,並以每張一萬元在平台出售。

與此同時,集團以聲稱每月可達7厘高息回報的存款計劃,誘使受害人作出大額存款,再將該些存款用來運作炒賣門票的網站及回購達至回收價的演講門票,故受害人起初能透過高價放售網站內的演講門票取得回報,於是介紹朋友和家人投資。

參與人數不夠最終「穿煲」

今年1月,由於大量門票的價值到達1.5萬元泰達幣回收價,但參與人數不夠,集團無法再以分拆門票方式運作平台及還款予高息存款的受害人,遂開始以不同手法拒絕回收有關門票及退回存款,又以收取高額行政費等拖延,隨後更關閉網站,令投資者血本無歸。

香港警方調查後,於本月16日及前日展開行動,拘捕兩男一女(33歲至40歲),包括兩名男女主腦及一名男骨幹成員。據悉,該三名疑犯俱為一間貿易公司的銷售經理,涉嫌在公司不知情下,私下利用公司的開放式寫字樓舉辦所謂的投資講座。行動中,香港警方檢取涉案者5部電話、1.5萬港元及3萬元人民幣等證物。

秀茂坪警區署理助理指揮官(刑事)文卓禧昨日表示,本案損失最多的是一名女文員,被騙136萬元。他呼籲涉及本案的其他受害人盡快與警方聯絡,又提醒市民投資產品前必須留意產品的性質,同時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若有懷疑,可致電警方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或使用警方「防騙伺伏器」搜查可疑平台、賬戶和電話等,取得評級提防受騙。

(來源:香港文匯報A09:要聞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