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抹黑香港言論未停 及時反駁以正視聽

文/卓 銘

最近網上有關香港的各種謠言、抹黑言論又不斷出現。繼所謂的「金融遺址論」被恒指連日來的升勢徹底擊破後,便有人開始變着法子誣稱今年七一開始入境香港者,都會被強制檢查手機電腦,又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宣稱特區政府將在年底煞停「高才通」,更形容有關政策「翻車」云云。這些網上謠言,基本上全是捕風捉影之說,不僅沒有事實根據,也有部分人可能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採用危言聳聽的標題,亦不能排除有人刻意散播謠言另有所圖。對處於發展關鍵時期的香港而言,面對這些可能影響聲譽的不實言論,有關部門必須明確且第一時間作出澄清和回應,穩固外界信心之餘,更是為了不讓別有用心者得以借謠言乘虛而入。

上月26日,國家安全部公布《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其中《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第40條列明,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有關個人和組織的電子設備、設施及有關程序、工具開展查驗,應當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查驗通知書。

這本身只是一條賦予執法人員權力檢查電子裝置的條文,卻被部分反華媒體扭曲成是內地執法機關會檢查所有入境者的手機電腦,甚至有人稱入境香港也會受到強制檢查,並形容政策不顧隱私權、損害言論自由、營造白色恐怖云云。

自然,這些指控完全與事實不符。如果相關政策真如那些反華媒體所言是強制措施,那就不會特意在條文加入「應當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准,製作查驗通知書」的要求。至於所謂香港也會不問分由地檢查遊客電子設備,更是刻意誤導之說。這次國家安全部出台的《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和《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都沒有被列入基本法附件三,換言之就是相關規定不會在香港執行。

再者,檢查入境人士的電子設備也並非中國獨有,根據美國法律,其海關執法人員便有權檢查所有入境者的箱包、電子設備、存儲文件內容,甚至毋須事先申請搜查令。假如中國檢查電子裝置就要背上製造白色恐怖等罵名,美國這樣又算什麼呢?歸根究底,這就跟之前某些亂港分子抹黑香港維護國安條例會無端查閱手機內容、拘捕入境人士如出一轍,目的都是為了詆毀內地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除此以外,自上周起內地亦有多個社交平台賬號紛紛以特區政府年底關停「高才通」為題,聲稱計劃「翻車」,又奉勸有意申請者盡快來港。昨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作出澄清,強調有關揣測不實,「高才通計劃」會繼續推行,特區政府無意取消或暫停計劃。孫玉菡續指出,「高才通計劃」自推出以來,反應熱烈,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估計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從計劃的申請數字和抵港人才質素而言,計劃對擴大本港高質素人才庫和推動經濟發展有實質貢獻。

從「高才通」的相關成效和數據可見,計劃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和各行業人才儲備帶來巨大的正面效益,加上現時政府仍在集中精力「搶人才」、「搶企業」,與全球其他地區競爭搶奪高端人才,突然煞停「高才通」,對香港百弊而無一利,特區政府根本沒有任何理由選擇這麼做。事實上,政府在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時所說的適時檢討,目的是按過去的操作經驗,優化和理順高才通計劃及其他人才入境優化安排和細節,確保措施具競爭力,有效應對香港人力需要,吸納更多優秀人才為香港增添發展動能。換而言之,「高才通計劃」的確可能會改變,但改變的只是如何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的方式,或者是針對香港的產業結構情況作出調整,而並非是要將「高才通計劃」整個推倒。

近年抹黑香港現況和發展前景的謠言謊言無日無之,即使部分並非出於政治目的,但當局也要時刻留意輿情,第一時間澄清不實言論,糾正外界對香港的錯誤理解以及鞏固信心,說好香港故事。

(來源:大公報A14:評論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