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車隊料年中發牌 冀改善服務

(大公報 記者 盛德文)香港的士業多年來存在害群之馬「劏客」、拒載等劣行,影響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聲譽。自10年前網約車平台Uber登陸香港「搶生意」,雙方矛盾日益惡化,本周四更發生多名的士司機自發「放蛇」捉網約白牌車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對的士業界及網約車問題的關注。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表示,明白有市民乘搭的士時有不愉快體驗,當局去年推出多項改善的士服務的措施,包括成立的士車隊並計劃發出不多於五個車隊牌照,期望年中發出牌照,一年內推出。他強調業界要爭氣,期望作出結構性改變,並形容「唔改變唔得」,否則的士業會越做越差,市民越無信心。

司機月入僅2萬 不利行業發展

林世雄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調查顯示現時的士司機月入平均1.7萬至2萬元,考慮通脹因素後,發現部分司機收入較2019年差,認為長遠不利行業發展,政府批准的士加價希望令司機及車主財務上能持續,加上近年汽油、汽車保險等營運成本都上漲。在平衡市民接受能力後,當局決定加價,採「221」方案,即落旗加2元,首次跳錶加2毫、第二段跳錶加1毫。

林世雄又表示,明白有市民乘搭的士遇到不愉快經驗,如司機拒載等,但相信有關情況只涉及一小撮害群之馬,當局去年推出多項改善的士服務的措施,包括設立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成立的士車隊等,其中的士車隊牌照將於本月底截止申請,當局計劃發出不多於5個牌照,期望年中發出牌照,料業界能在一年內推出的士車隊,預計每個車隊有300部以上的市區的士、100部以上新界的士,並必須提供電子收費服務、車廂內攝錄設施,可提供網約服務,以及回應乘客投訴等。

林世雄指出,其他國家或城市都有車隊制,新加坡只有4、5隊卻覆蓋九成的士,市民仍覺服務合理。林希望透過車隊制吸收市民意見,期望藉車隊制度對行業文化做到結構性改變,「唔改變唔得,再咁落去的士業愈做愈差,市民越無信心。」

政府對網約車持開放態度

對於有的士業界自行「放蛇」捉網約白牌車,林世雄未有正面回應,但稱市民對網約車有訴求是理解,政府對網約車持開放態度,但車輛必須有出租車許可證,故網約的士是無問題,警方會加強對白牌車執法,政府年中將提出規管框架,確保網約平台車輛全部有牌。

至於是否發牌予Uber等網約車引入競爭,林世雄稱政府要兼顧路面交通,因此的士以外的有牌出租車只有數百架,相信的士車隊若做得好,能令業界有更優質服務,更表明:「車隊是好的開始,寄望有心做的士的做好點,增加市民信心。」

行業好景才有助吸引年輕人入行。林世雄認為,部分的士司機並非因怕有收入紀錄、要納稅而不願安裝電子支付,相信他們因年紀較大難以改變,但認同業界應思考在大眾習慣電子支付情況下,的士以現金支付是不合時勢。他又說,吸納新血是雞與蛋的關係,業界好景了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良性競爭|車隊受監管 起示範作用

立法會在去年12月13日三讀通過改善的士服務的條例草案,包括引入的士車隊發牌制度。計劃在今年上半年邀請車隊申請牌照,希望為業界帶起示範作用。

新條例下會有多項措施,希望提升的士服務質素,包括引入的士車隊發牌制度,現有車主可集合的士組成車隊,再向運輸署申請牌照,在受監管的平台下提供優質的士服務。車隊的士最高乘客座位數目會由現時5個增至6個,為乘客提供更多豪華的士或可攜帶多件行李的車,來往機場及口岸。

可引入豪華的士

當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希望藉着引入的士車隊制度,讓提供優質服務的的士車隊在行業中起到一個示範及帶頭作用,透過市場演化逐漸改變行業生態,同時可以促進不同車隊以及車隊的士與非車隊的士之間的良性競爭,鼓勵業界精益求精,提升服務水平以及整個行業的形象。」

就濫收車資、拒載及更改咪錶等性質較嚴重的罪行,當局會引入兩級制罰則,初犯最高可判監半年及罰款10000元,重犯最高可判監1年及罰款25000元。

另外,新例亦提高了白牌車非法載客取酬的罰則,初犯者可判入獄半年,重犯入獄1年。當局強調會再加大力度打擊白牌車。

議員:的士Uber可共存

網約車在港盛行,與的士業構成競爭,難免互相敵視。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認為,的士與Uber並非「你死我活」的關係,認為兩者可平衡共存,例如參考其他國家,向Uber等網約車抽稅或錢,成立基金補貼持牌出租車。他稱網約車不能在街等客,的士卻能做到,兩邊各有市場,絕對可並存,但要深化研究。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對《大公報》表示,業界非常支持林世雄局長打擊濫收車資、「黑的」等不良行為,「這些害群之馬,真是令我們好憤怒,應該繩之於法,最好拉多點、罰重點」。業界並不是反對Uber網約車平台和網約的士,只是反對網約車平台縱容白牌車做生意,香港是法治地方,白牌車是將非法當合法化去做,業界當然反對。

周國強強調,這些網約平台不受監管的白牌車,成本比的士業界成本要少得多,一輛私家車每年幾千元的保險費,與一輛的士幾萬元一年的保險費,相差十分大,非常不公平。乘的士有合理的保障,但網約白牌車一旦發生意外,保險賠償成疑。

(來源:大公報A5:港聞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