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重振香港電影業 主動出擊拚經濟

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率領香港電影代表團,出訪法國康城參與第77屆康城影展,並在當地時間前日出席「創意香港」與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儀式。今次是特區政府主動帶頭出擊,到海外推廣香港電影產業的優勢,推動香港與海外在影視藝術文化領域加強合作,從而更好地推動本地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推動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這是特區政府主動出擊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範例,只要政府積極搭台、業界努力自強,香港電影業一定可以重現「東方荷里活」的輝煌。

在第77屆康城影展中,由港產小說漫畫改編成的動作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入圍「午夜展映單元」。過往本港電影入圍海外影展,一般都是由電影製作團隊作為參與方出席,但今次與別不同,楊潤雄親赴康城與海外觀眾一同欣賞電影,更聯合香港電影發展局、「創意香港」和貿發局,在影展期間設立香港館和舉辦多場交流聯誼活動,很好地向全球電影人展示了香港電影的實力。

香港昨日還與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簽訂影視合作諒解備忘錄,為兩地進一步加強影視藝術文化領域上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框架,為香港和法國就電影合拍、影視人才及文化交流等領域揭開新的一頁,有利於雙方未來加強聯繫和增進了解,對於促進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和增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有着積極作用。

香港電影產業在上世紀中後期十分興旺發達,一度成為與美國荷里活、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製作基地,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基地,高峰期一年生產300多部港產片,成為全球華人文化的驕傲。電影業過往也是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992年的整體票房達到12億4,000萬港元的歷史高位,但隨着周邊市場的崛起,近年香港電影業風光不再,年產港產片只有幾十部,對外的影響力亦大不如前。

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支持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2005年起合共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約30億港元,支持業界更多參與國際影展,推廣香港電影提升國際知名度。政府近年又推出「歐亞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有針對性地支持香港的電影人與歐洲市場進行交流合作。這些措施都為香港電影產業的重振起了搭建舞台的作用,體現了有為政府的積極作用。

除了具備中西文化薈萃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香港電影產業的另一項獨特優勢就是「背靠祖國」。去年內地電影總票房近55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之一。2019年內地宣布落實5 項便利香港電影業界進入內地市場的措施,包括不再限制港人參與內地電影業製作的數量以及合拍片兩地演員的比例、取消合拍片的立項申報費用、鼓勵香港電影業報名參評內地電影獎項,並可以申請內地提供的獎勵等,為香港電影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分享更多國家發展的紅利。今次去康城參展的《九龍城寨之圍城》,同樣在內地大收旺場,截至5月16日的票房已近5億元人民幣。

除了政府的支持,業界自身的努力亦非常重要。在聯繫中西的獨特優勢下,香港電影業界未來需要在題材創新、培養人才、作品多元化等各方面做得更好,不斷推陳出新,多產佳作,才能不負中央的支持和港人期望。

香港東西文明薈萃,多元文化共冶一爐,向來扮演着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橋樑角色,這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得天獨厚的條件。政府和業界攜手推動重振香港電影業,不僅有利於提升香港國際形象,能夠對外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同時可以為香港經濟提供新的發展動力,讓年輕人有更大的向上流動空間。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