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博會載譽歸來 嘉賓王祖藍談中外旅遊差異

本次香港文博會為來訪觀眾打開了精彩紛呈的視角。(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小凡)書畫、唐卡、古董、漆器、服飾、裝置藝術等琳瑯滿目、吸人眼球的文化創意產品,今日(16日)於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開幕的第二屆香港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簡稱「香港文博會」)亮相。今次展會涵蓋藝術及收藏品、數字創意、茶文化、中國畫及書法比賽等展覽及活動內容,在認識和推廣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文化方面,為來訪觀眾打開了精彩紛呈的視角。

唐卡大師桑傑本,攜其弟子共帶來一百餘幅唐卡畫作及文創產品。(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最小的唐卡文創產品,只有1.5厘米畫幅。(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非遺手作館」吸大量觀眾駐足 唐卡大師攜百餘幅畫作參會

「非遺手作館」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其中的「國際唐卡展」部分,唐卡大師桑傑本,攜其弟子共帶來一百餘幅唐卡畫作及文創產品。桑傑本之徒、唐卡畫師關卻表示,今次是第一次在香港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展覽,對於所有參展畫師而言都是莫大鼓舞。「香港觀眾很欣賞我們的作品,格外喜歡我們畫作中人物的神態,我們的文創作品在香港也很受歡迎。」他展示了現場最小的唐卡文創產品,只有1.5厘米畫幅,製作成吊墜,精緻美奐。「唐卡就是方寸之間的世界,這樣細小的最是難畫,用的筆市面上也買不到,我們用兔毛或者比較有韌性的動物毛髮,取一根製筆來畫。」關卻說,作品雖然細小,但即使是熟練的工匠,也要整整兩日才能完成。「這種產品雖不是主流,但一直都有需求,所以即使製作周期漫長,我們也會一直畫下去,希望在方寸間,將唐卡文化帶到更遠的地方。

孫育卿博士和她創立品牌的香雲紗服飾。(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在另一邊的「千帆出海」數字創意產業博覽會展區,由孫育卿博士創立的「向南妃」,帶來了以非遺與時尚結合設計而成香雲紗服飾產品。在明朝永樂年間就作為珍品出口海外的香雲紗,一直到民國時期仍流行。這種以獨特工藝製成的絲綢面料,不僅防蟲防水、穿着清爽,更保留了絲綢的優點,規避了絲綢的缺點,被稱為「絲綢中的軟黃金」。而如今的香雲紗工藝,比起四五百年前來亦有所改進,孫育卿說:「以前的香雲紗因是用塗泥工藝,呈現出的顏色比較暗沉,而現在我們先用三蒸九煮十八曬,然後再噴彩色的顏色上去,就擺脫了暗沉的色調。傳承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使用就是最好的傳播,只要穿在身上。」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香港女性都對這些衣服很有興趣,購買了一條絲巾的馮小姐說:「這樣的服飾不僅能體現東方含蓄優雅矜持的審美,穿在身上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展現。」

彩色拓畫傳承人親授技巧 藉文旅線路讓港青了解桂林

國家5A級景區桂林「獨秀峰·王城」,在今次展會中帶來了包括桂林彩色拓畫、王城孔子像、文創周邊等多種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彩色拓畫的傳承人王繼勝亦在展位現場,引導觀眾現場體驗拓印,解讀拓印的技巧。

桂林彩色拓印植根於桂林石刻文化,區別於其他地區多使用墨或硃砂製作拓印,桂林彩色拓印到顏料來自彩色礦石,因此成品色彩豐富,色澤細膩,有較高的欣賞價值。王師傅表示,使用傳統拓畫技法製作一個「福」字,需要三小時。為讓觀眾能體驗到這項非遺技藝,他們特別設計了縮小版的「福」字拓板,通過簡化步驟,只需一分鐘便可拓印出成品,更為觀眾提供相框帶走保存,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桂林彩色拓印傳承下去。

他亦表示,此次參展的另一目標是推廣「桂林獨秀峰·王城」研學基地,藉助一系列精品文旅線路,讓香港的學生走近國家、了解桂林,寓教於樂。該研學項目已有多年經驗,期待通過在香港的推出,走出文旅出海的第一步。「我們作為歷史遺蹟的守護者、歷史文化的傳播者、非物質遺產的傳承者,希望以香港為平台,把我們的文化傳播出去。」

「文旅視聽展區」令觀眾身臨其境 助力中國魅力河山出海

今次文博會特於11號場館舉辦「千帆出海」數字創意產業博覽會,在其中中國廣播社會組織聯合會特設的「文旅視聽展區」,山西省昨日率先透過沉浸式展覽及推介會,令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美麗中國,為中國魅力河山與歷史文化「出海」做出了完美示範。

吳秀梅現場展示盲剪。(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在現場大同剪紙傳承人吳秀梅的盲剪表演中,觀眾實現了對大同傳統文化的驚鴻一瞥。戴上3D眼鏡,雲岡石窟、平遙古城、懸空寺、晉祠博物館等等景點印入眼簾,彷彿觸手可及。「這是我們第一次透過這種喚起五感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我們山西省的文化歷史,讓大家彷彿在各種場景中漫遊。」山西大同旅遊推薦官高少傑表示。

高少傑指,山西與香港之間的往來越發緊密。(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太原開放香港自由行 高少傑冀促兩地經濟貿易

高少傑亦提及,隨着山西太原近日開放香港自由行,大同與香港之間也即將開通直飛航線,山西與香港之間的往來越發緊密。「今次做這樣的展示與推廣,為香港同胞帶來一種視覺呈現,亦希望大家親身來到大同,嘗嘗我們的油麵、涼糕、小米兒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看看木製榫卯結構建築,感受古人的智慧。」他也說到,文旅往來是兩地建立起各種合作關係的起始,亦盼望以文化旅遊為橋樑,促進未來兩地的經濟貿易往來。

雲岡石窟大佛文創產品。(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玩偶近日的日均銷量已突破30萬單。(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他亦特別推薦了今次帶來展會的,以雲岡石窟大佛為原型設計的玩偶,碩大的耳朵、白裏透紅的面容,令莊嚴肅穆的大佛也有了可愛的氣質,據悉,這一文創產品在雲岡石窟景區深受遊客歡迎,近日的日均銷量已突破30萬單。

王祖藍冀將國家的文旅優勢介紹給世界。(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王祖藍訪「文旅視聽展區」 指中國文旅有獨特優勢

王祖藍今日作為嘉賓到訪「文旅視聽展區」,他表示自己非常愛好旅遊,有時達到每天都換一座城市的程度。談到在中外旅遊的體驗,王祖藍說:「我們國家和外面不一樣,去到國外,每個城市幾乎都是吃漢堡、牛排,城市之間差異很小;但在中國每一處都有不同美食,吃穿玩的都不一樣,我們國家就厲害在這個地方。因此,要走遍中國的每一座城市,才能真正理解國家的魅力。」王祖藍表示,來到這次展會,希望多多學習,發揮香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優勢,將國家的文旅優勢介紹給世界。

「文旅視聽展區」令觀眾身臨其境,助力中國魅力河山出海。(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攝)

「第二屆香港國際文化創意博覽」

  • 展期:即日起至5月19日;
  • 地點:亞洲國際博覽館3、6、8、10及11號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