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越班2》成爆款綜藝 優酷綜藝與劇集將給港星更多機會

左起:吳鎮宇、曾志偉和高海寧接受記者探班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若璋)社交媒體時代蒸蒸日上,熱搜話題改變了大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內地真人騷節目《無限超越班2》以「周周爆梗」之勢成為優酷2024年首個爆款綜藝。優酷攜手TVB繼續耕耘港劇場,以劇綜聯動的形式拓展「新港劇」樣本;借助TVB藝員訓練班模式,通過重新演繹經典港片橋段展開演技對決和訓練。節目收官前夕,在記者的探班採訪中,優酷副總裁沈嚴表示,第三季會邀請更多香港藝人前來,另外優酷也有許多自製綜藝和電視劇可以釋放更多機會給到香港演藝圈。「借好的節目向經典港劇致敬,讓港式製作的優勢和魅力接軌內地平台的精良製作。」節目導師、TVB總經理曾志偉也期待,通過這樣的合作,可輸送更多香港新人在內地的舞台嶄露頭角。

與其說《無限超越班2》是一本演戲「教科書」不如說它更像一本「課外輔導書」。如果一檔節目能令大家對演員行業開始另眼相看時,那這個節目的意義就起來了。

佘詩曼擔任《無限超越班2》的「飛行監製」。

好的演技是什麼?業界爭論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對於演員來說,用自己的表演細節解說世界,關照人心是需要不斷打磨的內功。對於業內而言,唯流量適用的標準法則也走到了一個急轉彎。節目收官前,優酷組織媒體探班,曾志偉、吳鎮宇、高海寧、優酷副總裁、商業化、綜藝及直播業務總經理沈嚴等接受記者採訪,通過內地網台攜手,聯合TVB的港式文娛生產製作模式,讓觀眾直觀感受什麼是好的演技,其背後又該有怎樣的市場生態來助力?

參演後獲拍戲機會吸引港星自薦

沈嚴說,「節目第一季車保羅的出現,令內地網友對香港TVB的『甘草演員』、『綠葉演員』有了新的認識和好感。在第二季收官夜,節目邀請香港茶水姐Pauline,也是希望向外界傳遞香港的專業精神:沒有小小崗位的積累,就沒有大的製作和經典的作品;我們需要向專業精神去致敬。」

優酷副總裁沈嚴表示,第三季會邀請更多香港藝人前來。

今年3月,阿里大文娛舉行港藝振興計劃戰略發布會,發布了20餘部新港劇和新港片片單,發布會上宣布港藝振興計劃,將在劇集、電影、演出和青年人才培養四大方面,5年投入50億港元。

「港藝振興計劃啟動以來,已經取得了很多實質進展。」沈嚴表示,新港劇片單中《家族榮耀之繼承者》已定檔,另外還有2部劇集待播,7部劇集籌備和製作中。電影方面《海關戰線》定檔暑期,另有10餘部影片待上映。

關於香港青年人才培養,沈嚴提到,蔡潔、陳瀅、劉佩玥、何依婷、劉穎鏇、王敏奕等多位香港年輕演員已經參與到正在拍攝的新港劇中,並擔任重要角色。「阿里大文娛的港藝振興計劃與英皇、寰亞、邵氏等都有比較深度的合作。我們不僅支持優秀的香港演員給他們offer,請他們更多地參與到內地文娛產業的合作中,還會與歌手及其他文娛從業者合作」。沈嚴稱,阿里大文娛將學習TVB藝人訓練班模式,不斷培養新人。

「本季節目最大的特色是,引入製片人看片模式,立即給演員們現場提供意向合約書。」這樣的機制看在導師曾志偉眼裏,他直言來參加的藝員賺大發了。截至記者發稿為止,《無限超越班2》的藝員一共摘取28份合約書。

曾志偉說,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能有曝光度、能磨練演技,還能直接獲得拍戲機會,這種節目去哪裏找? 「已經有很多香港演員在問我,有沒有可能來客串一天?」曾志偉說,這恰恰就是《無限超越班2》帶給行業人士的衝動和信心。

偉辣評兩地演藝圈生態 港演員如處「叢林」 內地演員被「圈養」

志偉稱會引導藝員如何入戲,找到自己的表演方式。

曾志偉作為導師加盟節目第二季,在點評藝員時,他常常從新人的職場進階角度出發,給出一針見血的建議。不少網友發帖說,曾志偉帶着他的「職場寶典錄」在節目裏大面積圈粉。

被追問如何看待內地和香港的演藝圈生態時,曾志偉繼續他的麻辣發言:「內地的劇組,放眼過去,每個演員都有一支隊伍陪伴在側。比如,三個助手、兩個化妝、一個梳頭,幾個保鏢帶着回房間。這樣層層服務,圈圈保護的隔絕狀態,很多演員被圈養在『保護網』裏難有成長。而TVB的訓練班更像是『動物園』,『大動物』會告訴『小動物』你要怎麼去找吃的;如果不這樣就會餓死。野生叢林能驅動一個演員自我的訓練和快速地成長。」

就好像內地網友好奇,香港為什麼有茶水阿姨?曾志偉續說,香港演員在片場是沒有助手,所有的供應是都是靠茶水阿姨給你一杯水,給你一條毛巾。 一旁的TVB藝員高海寧不禁舉手感嘆道:「我們做演員的就是很想在TVB擁有一個櫃子、擁有一個貼名的茶杯。櫃子、杯子都是激發我們日常努力的發動機。」

高海寧認代言 商演不斷找上門來

高海寧也分享她在兩地拍戲的差異感受。在TVB培訓體系中摸、爬、滾、打成長,從《三十而已》一個出場10分鐘的配角到《新聞女王》裏的繼續「冒泡」,參與《無限超越班2》時,類似「優等生的鬆弛感」等演技話題也令高海寧在內地名氣大開,不斷找上門來的活動邀約和商務代言自是鐵證。

節目最初,高海寧以主播採訪的形式呈現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並表示會在演員路上「堅定走下去」;「TVB的儲物櫃,等了15年都沒有等到」的攀爬中,高海寧也獲得網友鼓勵:你遲早會等到屬於自己的儲物櫃。

「在TVB,沒人教新人如何分析劇本、塑造角色,文戲、武戲,都得邊拍邊學。」高海寧也十分認同,在香港每拍得一次戲,就是一次「無限訓練班」。邊拍邊學也沒那麼容易,TVB拍戲節奏快,一場戲的結束,就是下一場戲的開始。「我一開始演戲的時候很爛。拿到劇本,到現場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語氣去說這些台詞,你盡自己的能力去演了之後,導演說過就過了,也不知道自己哪裏演得好、哪裏演得不好。」在《無限超越班》裏,高海寧也享受被導師「摳細節」的表演調教。

高海寧走紅:不過我沒有飄

說起內地和香港演戲環境的差異,高海寧說,在香港通常會有很多時間跟對手在一起,討論劇情、怎麼互相拋節奏;但在內地,演員在片場不僅會有各種替身,也總是會有一隊人來圍繞服務。

高海寧早已習慣拍戲主打一個親力親為。

「現場會有很多人圍着你,拍完了我幫你換拖鞋。」高海寧和內地演員介紹,在香港拍戲主打一個親力親為,沒有任何的輔助,然後要快速地知道怎麼讓攝影師幫忙打光,怎麼去面對鏡頭。經驗累積也是一個細碎化的收集過程,也是一個潛能開發的塑造過程。「3點鐘你要哭,哭不出來影響了進度,大家就沒得收工。」如今被內地網友讚為「演戲資優生」,高海寧會笑說,潛能被逼出來後,就會趁機告訴自己:原來我可以做到。通過《無限超越班2》,高海寧也享受內地人氣持續高企的快樂,她強調:「不過我沒有飄。」高海寧說,靠着幾個角色逐漸打開了內地市場,未來也希望能夠抓住一些機會多點嘗試,看看自己的可能性。

真人騷也可成專業演技訓練班

《無限超越班2》口碑上漲成季度爆款綜藝。

《無限超越班2》節目開局,吳鎮宇的犀利點評讓觀眾瞠目結舌。「面試判官」的氣場和專業點評實力顯露無疑。優酷也巧妙提取話題,例如「內娛被支配的感覺又回來了」、 「吳鎮宇古希臘掌管面試的神」、「吳鎮宇表情包被網友玩明白了」等系列內容的持續打投,也吸不少粉絲入坑節目。

本季節目的「話題王」非吳鎮宇莫屬,在和藝員的互動點評環節,他貢獻了大量「表情包」,從驚訝、無語,到閉上眼睛「無眼睇」,影帝級的表情包立刻撬動了社交傳播的火力,成為了節目的「熱搜製造機」。

節目收官錄製的探班現場,吳鎮宇以談心的姿態來接受到訪問,說到兩季節目參與下來最大的心得感受以及常常爆梗上熱搜,吳鎮宇也立馬入戲說:「常在熱話榜單裏看到自己,一點開,後面就會有看不完的吳鎮宇推送。」略帶凡爾賽的口脗,吳鎮宇一秒鐘調劑了採訪現場的歡樂氛圍。

藝員參加《無限超越班2》磨練演技。

「觀眾好像也在享受被我們游說」、「內地演員普遍會有一種害怕犯錯而謹慎的焦慮心理。」這是吳鎮宇最為直觀的感受。 有着豐富的內地和香港的影視拍攝經驗,吳鎮宇也看到這種心理的症結所在。吳鎮宇說,香港演員的專業能力得益於在片場的摸爬滾打,也因為簽約的配額,可以令很多新人演員在片場的犯錯中快速積累經驗,訓練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演戲節奏和方式方法。

「在比較中看到各自的優劣,我們也要感謝無綫電視把新人時期的我們放在戰場,慢慢變成很出色的士兵。」吳鎮宇回憶當年,也變得善談。他說,這個自我訓練的過程,會有很多人熬不住離開,新人慢慢從配角演到主角。

而談到內地唯流量適用的生態法則,吳鎮宇繼續主打一個苦口婆心的姿態說,演員是表演,不是流量搏擊的行業角色。

「這一季為什麼口碑會很好,不僅是藝員,觀眾也都享受被我們游說的過程。」吳鎮宇開心看見節目的一些口碑評論。導師們在節目裏的一些小小堅持,令節目變成了一個比較專業的演技訓練班,吳鎮宇真的希望,能讓更多年輕演員意識到,演員是以表演作品為最高行為目的去和觀眾做交流。

(來源:香港文匯報A14:娛樂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