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灣區盃」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啟動 歡迎粵港澳中小學生投稿

「粵韻灣區盃」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啟動。(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王鼎煌報道)文化是一國與民族傳承的根脈所在。為傳承中華文化,加強粵港澳三地青少年交流,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由廣東省、香港特區、澳門特區三地教育部門聯手合作推動的2024年「粵韻灣區盃」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今日(10日)在香港麗澤中學啟動。大賽即日起歡迎粵港澳三地中小學生投稿,以寫作或美術創作的方式,表達在粵港澳大灣區民俗文化薰陶下成長的所見所感所悟,展現青少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創造力。

本次大賽由廣東省教育廳、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廣州市教育局、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廣州賽區執委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擔任指導單位,並由廣州日報社、廣東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旨在提升粵港澳青少年的家國意識,激發他們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戰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大賽即日起歡迎粵港澳三地中小學生投稿。圖為去年「粵韻盃」賽事美術類獲獎作品。(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據介紹,大賽分為作文大賽與美術大賽兩大主題,今日起接受來自港澳地區在讀中小學生,以及在內地就讀的港澳籍學生投稿,其中作文賽圍繞「共閱灣區·同繪未來」,學生可選擇「灣區民俗文化」、「共讀歷史」或「共迎全運」中的一項主題進行創作。美術大賽則要求以粵港澳大灣區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傳承、共迎全運、科技未來、綠色生態為素材,創作出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創意性、時代性的作品。

大賽邀請香港立法會議員劉智鵬等擔任特約評委。(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大賽更邀請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劉智鵬、陳穎欣,以及2004年奧運會跳水冠軍楊景輝擔任特約評委,以提供更多元化的視角和評價。

施俊輝指,是次活動是讓三地學子切磋所識所學、分享所感所悟的理想平台。(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今日啟動禮上,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致辭指,粵港澳三地同受嶺南文化薰陶,文化同源、語言相通、人緣相親,是次活動正是讓三地學子切磋所識所學、分享所感所悟的理想平台,香港特區教育局期望與大家持續密切合作,為增強區內文化交流與教研合作、促進三地青少年互動作出貢獻。

澳門特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透過視頻致辭時提到,文化傳承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他期望三地學生通過參與本次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體現對中華文化傳承的支持。

黃嘉祺期望三地學生展現對中華文化傳承的支持。(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廣州市教育局宣傳與思想政治教育處處長劉琦寶獲委派代表局長現場致辭,他表示,去年廣州市教育局與廣州日報社主辦「粵韻盃」賽事,收到七萬餘件作品,在網絡上收穫超過3,500萬次點讚。今年大賽進一步拓展,與港澳兩地教育局共同聯動,期待粵港澳三地青少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創造力,不負韶華,用文藝創作牽緊大灣區情感紐帶,「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劉琦寶表示,期待粵港澳三地青少年用文藝創作牽緊大灣區情感紐帶。(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來自麗澤中學的中三學生薛龍兒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自己報名了今次美術主題大賽,並將以「我的夢想」為主題創作。她表示,自己會在畫作中展示美麗的維港夜景與獨具風情的老街,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香港的特色文化與風土人情。

多名麗澤中學在讀學生將報名參加今次大賽。(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涂穴攝)

廣東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卞曉琰表示,期盼未來粵港澳三地繼續加強推進大灣區藝術教育融合發展,而廣東教育出版社一直致力向港澳中小學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主辦如「共讀歷史,文化同根」等大灣區歷史文化系列活動,以有別傳統課堂形式走進香港中小學,為香港學生學習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支持。

參加大賽的學生可通過廣州日報新花城APP專題頁面或學校推薦提交作品,截止日期為7月31日。學校集體投稿需填寫登記表,並按要求命名作品附件,作文集體交稿郵箱為gzrbppb@163.com,美術集體交稿郵箱為yybms@gdgzrb.com。評審結果將在9月25日前,於「廣州日報新花城」客戶端、「廣報求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澳門日報、香港灼見名家官網等平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