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院舍計劃」增深圳佛山兩安老院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周一起新增兩間認可服務機構,港人北上安老將更多選擇。

(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香港長者到大灣區安老將有更多選擇,社會福利署昨日宣布,「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將於下周一(6日)起新增兩間分別位於佛山和深圳的安老院為認可服務機構,由香港私營機構及內地養老機構合作運營。社署亦正探討今年內將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養老機構,現在物色合適養老機構。

有社會服務機構表示,港人北上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成趨勢,買位需求大,內地安老院居住環境、服務質素較好,計劃有助改善香港長者安老的生活質素。

「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為正在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上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並有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養老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新增的兩間院舍分別為佛山市的暢享薈養老院有限公司及深圳的深業頤居養老運營(深圳)有限公司,均由具有在香港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經驗的香港私營機構及內地養老機構合作營運。連同計劃原有的兩間分別位於深圳和肇慶的院舍,參與計劃的院舍數目將增至四間。

兩院舍共提供576個床位

新納入計劃的深業頤居提供250張養老床位,服務範圍包括為老年人提供24小時全天候照護、綜合醫療、康復管理、營養膳食、社交文娛及生活照料等服務。至於暢享薈設有326個床位,除一般雙人房,亦設有特色露台房、花園陽台房可供選擇;院內自設粵菜酒樓,方便長者與家人樂聚天倫,長者亦可免診金使用院舍的醫護中心。

佛山市暢享薈的香港營辦機構董事局主席陳志育表示,現時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常駐港人逾50萬,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約9萬,以此人口規模估算,約5%長者需要長期的護理服務,市場龐大。內地很多城市仍有空間增加獲認可的服務機構,幫助香港減輕人口老化帶來的壓力,而且內地安老院的環境、設施、各方面條件較香港好,對香港長者而言是不錯的選擇。現時特區政府讓香港私營機構參與營運,對提升內地養老機構的服務質素大有幫助,令北上養老的港人更有信心。

另外,社署正探討今年內將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養老機構,現正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有關部門聯絡,實地考察和共同物色已獲廣東省民政廳根據國家《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評選為「星級養老機構名單」中四星或以上級別,且具備最少兩年營運紀錄的合適養老機構,加入成為計劃的認可服務機構。

八成受訪長者願內地安老

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表示,香港輪候資助宿位的時間長,工聯會曾做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長者有意願回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對買位需求大。內地安老院居住環境大,照顧服務好,計劃有助改善香港長者安老的質素。她建議香港長者多參加灣區考察團,主動認識內地安老院舍的經營環境,選擇合適自己的安老情況。此外,特區政府亦可考慮外聘非政府機構,定期派員前往相關院舍進行探訪慰問,確保服務質量。

加強配套|社福界倡擴資源過河 助「老友記」安居

香港長者選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成趨勢,政府推出多項措施支援港人跨境安老,包括今年第三季擴大「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適用範圍,以及將「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等。有社會服務機構提出,特區政府可考慮將更多長者在港可享受的資源過河,如港人在內地聚居的地方可開設長者社區中心,提供服務讓他們更快融入社區。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增加跨境安老的選擇,今年把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政府視乎經驗,探討資助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長者選擇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安老院,加強支援他們選擇在大灣區養老。此前政府亦宣布今年第三季推出將擴大「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適用範圍,涵蓋廣州、南沙、中山、東莞及深圳合共七間醫院及牙科機構。

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表示,港人跨境安老,醫療配套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今年第三季增加七間內地醫院可使用長者醫療券,她希望在首階段實施後,大灣區有更多的三甲醫院可以與院舍結合,兩方面的配套才可有助於港人長者考慮在灣區內地城市安老。她說,廣州、中山等地已有很多港人聚居的社區,特區政府可考慮將更多長者在港可享受的服務和資源過河,如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等,在這些社區開展港人長者社區中心,提供活動中心和服務讓他們更快融入社區。

(來源:大公報A6:港聞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