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無端抽查中國企業 中國貿促會:「脫鈎斷鏈」沒有出路 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

中國貿促會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公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歐盟委員會近日突襲在歐中資企業辦公場所,以所謂企業接受外國補貼為名進行檢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趙萍2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歐委會這種未作事先通知,未作立案通告,就直接突襲企業正常辦公場所的不正當行為,凸顯了歐盟營商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呼籲盡快回歸公平競爭軌道。同時,一季度中國新設外企數量大幅增長,外企看好中國市場,來自歐洲的受訪外企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率提高的佔比接近六成,高於其他地區。

自去年10月以來,歐委會一直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調查預計將於今年11月完成。今年3月歐委會要求海關對來自中國的進口電動汽車進行進口登記,認為去年對華髮起反補貼調查後的進口量大幅增加,將危害歐盟市場。若最終調查認定中國電動車接受了所謂「不公平補貼」,歐盟有可能將對這些登記在冊的進口車輛徵收「追溯性關稅」。趙萍表示,「脫鈎斷鏈」沒有出路,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中歐合作對雙方有利,對世界有利。中歐雙方應堅持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彼此關切,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歐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4月23日,歐委會突襲在歐中資企業辦公場所,以所謂企業接受外國補貼為名進行檢查。這是今年2月以來歐方接連發起的第5起補貼調查,全部指向中國企業。對此,趙萍稱,中國貿促會將密切關注,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呼籲歐方盡快回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倡導公平競爭的軌道上來,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中歐經貿關係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2023年歐盟營商環境改善程度較為有限

中國貿促會28日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3/2024》(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歐盟營商環境的改善程度較為有限,32.84%的受訪企業認為歐盟營商環境出現惡化,較上年度減少0.2個百分點。主要表現為:歐盟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與部分成員國一道炒作「去風險」概念,制定保護主義政策工具箱,提高外企在歐投資、併購和參與公共採購難度,發起缺乏充足證據的反補貼調查,干擾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等。報告同時指出,過去一年,中歐雙邊經貿合作呈現鞏固發展的良好勢頭, 52.38%的受訪企業表示,會保持或擴大對歐投資。

趙萍介紹,受訪企業呼籲歐盟繼續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主要提出五方面建議:為外企赴歐發展提供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停止在「去風險」框架下推動各類歧視性政策,盡力消除前期有關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保持投資市場開放,制定合理的外資審查清單,減少外資准入限制;勿濫用貿易救濟措施,鼓勵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深化合作;提升綜合服務水平,有力保障在歐中國企業利益,提升政府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

中國市場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

一季度中國新設外資企業達到1.2萬家,同比增長20.7%。中國貿促會一季度對超600家外企進行調研,七成以上受訪外企看好未來5年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環比提高約3.8個百分點。過半受訪外企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環比提高約2.9個百分點。過半受訪外企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率將會提高。來自歐洲的受訪外企預期未來5年在華投資利潤率提高的佔比接近六成,高於其他地區。「以上調研數據反映,中國市場吸引外資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趙萍說。

5月13日,中國貿促會將在北京舉辦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目前,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近150家外方機構報名參會。今年峰會將繼續發布《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倡議》,倡議全球工商界同舟共濟、共謀發展,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