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明:重視港人北上新常態 提高香港旅遊競爭力

陳月明建議,香港更需要繼續尋求中央的政策支持,建立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提高本地競爭力。

大公文匯網報道,通關後,大批港人在節假日北上消費已成新常態。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陳月明建議,香港更需要繼續尋求中央的政策支持,建立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提高本地競爭力。

今年復活節假期首日,共有約116萬人次出入境,其中有70萬港人離境,創疫情後新高,各口岸均呈人潮擁擠、水泄不通之勢。陳月明表示,目前南下的內地訪客和北上的香港居民人次已形成較大逆差,表明香港不單難以吸引旅客來港,更難留住本地消費力。據入境事務處數據,2023年內地訪客入境人次為2676萬,而2018年則為5080萬,2013年為4050萬,訪港內地旅客人次遠不如過往。而全面通關至今,港人經陸路口岸出入境人次約1.6億,約佔總陸路口岸過境人次的七成,表明現今港人使用口岸往來內地較多。此外,港人更具明顯的出入境習慣,普遍傾向在周末和節日開始時離港北上,而在假期結束時返港,反映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並對本地市場造成一定影響。

陳月明表示,誠然,因經濟前景不明朗、人民幣貶值及鋪租、人工成本升高帶來的價格上漲等因素,港人開始趨向內地物美價廉的消費品與服務。而港深雖只有一河之隔,但畢竟在收入和物價水平上仍有差距,香港自然不應在「性價比」上下過多功夫,而是回到自始至終「高增值」服務的定位。此刻,香港失業率低於3%,通脹率溫和,社會處於較穩定的狀態,社會對於北上潮的重視更多是對經濟、產業發展長期的擔憂。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除經濟因素外,港人和內地旅客為何不再選擇香港?香港又應如何應對?

陳月明指,局部看,港深兩地在口岸經濟上的發展差距持續擴大,為北上潮奠定基礎。在7個陸路口岸周邊,香港地區的絕大部分土地仍未開發,而深圳一邊早已迅速城市化,並在交通和休閒娛樂等商業設施上形成充分成熟的規劃與布局,更加有利於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而香港因未對口岸的經濟輻射功能加以重視,此消彼長,相較深圳更難發揮出自身以旅遊、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特色與功能,導致「有往無來」。

再者,如想吸引更多大灣區外其他省市的旅客,香港更需要建立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品牌,提高本地競爭力。事實上,近年內地不少地方政府在文旅上爭相發力,全力「搶」遊客,能見到多地的文旅局與自媒體合拍甚至是局長親自上陣拍攝新媒體宣傳片,冀望擴大城市、地區的網絡影響力,親民的表現亦得到不少誇讚與支持,淄博與敦煌一時風靡全國正是有力佐證。在當下流量時代,如特區政府能主動、恰當地進行更多自我宣傳包裝,相信可獲得更多正向關注並助力城市宣傳。另外,本地服務產業還應通過持續革新來適應急速變化的消費模式與環境,提升產品多樣性和服務質素,以加強培養本土文化潮流及習慣,從而留住本地消費力及吸引更多外地旅客。

陳月明建議,特區政府還可繼續尋求中央的政策支持,例如開放更多省市的自由行。近日,為回應香港社會的訴求,國務院批准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青島市新增為赴港澳「個人遊」城市,而上次更新已是2007年。在這17年間,何止西安與青島,越來越多省市的居民有能力、亦有意願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港澳行,開放更多城市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亦有助香港經濟的長期發展。

陳月明最後指,今屆特區政府已做出不少改變,但目前仍缺少的是對於舊產業優勢的鞏固維護及對新產業的扶持的相關思維和行動,關鍵在於促進社會創新提升根本競爭力,一旦落後便會被時代淘汰,不復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