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將加價3.09% 單程車費突破30元

(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再有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港鐵公司昨日宣布,按可加可減機制觸動「封頂機制」後,票價加價3.09%,預計今年6月生效,累計延後加幅增至1.96%,可在來年追收。調整票價後,長途線車費愈來愈貴,舉例由新界西至港島東,八達通儲值卡單程車費將突破30元(若使用單程車票車費將更高)。多名乘客批評,港鐵年年賺錢仍然加價,車費貴到「離譜」;港鐵公司回應表示,已照顧市民的負擔能力,將延續「早晨折扣優惠」等優惠一年。

兩鐵在2007年合併成為港鐵後,引入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但2008年實施以來,只有一次在2021年減價1.85%,其間凍結車費5次,合共加價11次。今次也是繼去年更新方程式計算方法後,連續第二年加價。

根據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5.2%,連同去年12月通脹率2.4%,扣減港鐵生產力因素0.6個百分點,加幅3.2%。不過,方程式設有「封頂」機制,數值是去年第四季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變動,即3.09%,最後得出今年度港鐵票價實際加幅3.09%。

港鐵:多項票價優惠延續一年

不少市民批評港鐵年年賺錢,卻仍然加價,也有乘客關注,每程車費實際增加多少。港鐵表示,稍後公布新車費表和實施日期。翻查往年紀錄,新票價一般在6月初公布,6月底生效,按加幅估計,中短途線例如大圍至黃埔,現時成人八達通9.8元,加價後將增加3毫,車費超過10元;長途線車費更加昂貴,以新界西的元朗至港島區部分車站為例,將要多付9毫,加至30.3元。有市民形容,「一程車費超過30元,非常離譜!」

港鐵回應,整體票價調整幅度3.09%,票價封頂機制安排已發揮效用,平衡市民的負擔能力和公司維持現有鐵路的保養、提升及更新工作的需要,自兩鐵合併以來,平均每年票價調整,也低於平均通脹率,將在票價調整機制以外,繼續為乘客提供恆常票價優惠,以及提供不同車費推廣,包括綠色專線小巴0.5元轉乘優惠及「都會票」,並延續「全月通」、「屯門—南昌全日通」及「早晨折扣優惠」計劃一年。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未加到的0.11個百分點,日後亦需追補,加上往年累計1.85個百分點的延後加幅,將順延2025至2026年處理,間接令港鐵日後加價壓力增加。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港鐵票價每年也有延後加幅,認為封頂機制下,每年加幅已考慮市民當年收入增長,不應事後再追加,建議機制就延後加幅設立有效時限,若果加幅累積一段時間,例如兩年後取消。

議員:不應只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出,若沒有封頂機制,今年度需加價超過5%,唯有將加幅「拖得就拖」。他認為,隨着港鐵不斷擴展業務,現有機制下,票價調整幅度的回減,不應只考慮與港鐵物業發展利潤掛鈎,應同時考慮商場收益。

曾經在港鐵任職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港鐵過去10年間,只有三年能夠符合物業發展利潤掛鈎的額外扣減,未有充分反映港鐵目前的盈利水平,建議機制將「生產力因素」與港鐵基本業務總利潤掛鈎。

學者倡短途加多長途加少

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去年完成檢討,有經濟學者分析,按照港鐵與政府的檢討協議,新計算方法已盡量平衡市民負擔能力及港鐵營運開支等需要,加上封頂機制,實際加幅已屬溫和。不過,長途車費愈來愈貴,除了跨區工作市民生活開支百上加斤,更恐怕會窒礙新發展區,建議港鐵考慮按車程彈性調整加幅,短途線車費加多一些,長途線車費加幅調低一點。

車費貴恐窒礙新區擴展

可加可減機制去年完成檢討後,將把原有方程式中的「生產力因素」,直接與港鐵的香港物業發展利潤掛鈎,最多扣減0.8個百分點,即較原方程式增加最多0.2個百分點。

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指出,從市民角度必定不想加價,但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必須同時考量港鐵的營運開支、維修、開發新線路的營運,加上有封頂機制,將部分加幅延後,已經平衡各方利益。

不過,何濼生指出,長途車費愈來愈貴,舉例由新界西到港島區,車費接近30元,對於不少跨區工作的打工仔而言,每日來回60元,存在一定負擔。而且,政府正大力推動發展北部都會區,應考慮避免交通費窒礙新發展區的擴展,他認為港鐵有必要考慮,調整車費時彈性處理,不要只按距離平衡地加價,改為短途加多一些,長途加少一點。

連鎖效應 料掀公交加價潮

另外,港鐵加價令人憂慮掀起公共交通工具加價潮。五間巴士公司去年獲准加價,扣除隧道基金後,九巴獲批加價3.9%、城巴及新巴加價4.9%、城巴的機場及北大嶼山線加價4.2%、龍運巴士加價4.2%,以及新大嶼山巴士加價7.0%,有關加幅已於2023年6月18日實施。

何濼生分析,巴士營運狀況,肯定較港鐵更加困難,預期今年再次申請加價,並較大機會再次獲得批准。

(來源:大公報A3:要聞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