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從灣區「機遇之城」看粵港澳創新協同發展

港澳科技創新及現代服務業與珠三角製造業深度融合。圖為港資創新玩具。(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方俊明)目前中國城市正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發掘新的經濟增長潛力。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20日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4》報告,中國57座觀察城市總積分排名出爐,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繼續引領中國城市的發展;而在「經濟影響力」維度,香港攜手北京、上海並列第一;深圳則在「技術與創新」維度排名居首。大灣區城市群在多個維度的優勢相對集中,但如何進一步創新協同融合發展備受考驗。

從城市群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的城市表現穩健,成渝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的觀察城市總體表現也較為優異,城市群的發展動能和輻射範圍不斷擴大,城市群之間形成聯結帶動,使得總體的城鎮化發展程度得以提高。

灣區推動人才、資金、數據等產業發展要素跨境流動。圖為刷臉通關。(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大灣區在多個維度優勢相對集中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在「技術與創新」、「可持續發展」、「經濟影響力」、「宜商環境」等維度的優勢相對集中,體現出高科技、新產業、優質營商服務與大灣區強勁經濟實力的互補互促。粵港澳大灣區內核心城市驅動效應顯著,深圳、廣州總排名分列第三、第四,香港位列第十三,三大核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領先,在多個維度具有突出優勢。其中,在「城市韌性」維度,香港、深圳分別排名第四、第五。

廣州則在高等教育規模排名居首,具有雄厚人才資源儲備和科技投入優勢。深圳在「技術與創新」和「宜商環境」兩個維度排名均居第一,專利授權和新能源發展也排名居首,高新技術企業和數字城市排名第三,創新資源加速匯聚,科技實力突出。而佛山、東莞在「技術與創新」、「宜商環境」維度中也表現出色;珠海、澳門在「城市韌性」維度排名領先;中山、惠州、江門、肇慶具有明顯成本優勢。

相比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是「一國兩制」的優勢,除了強大的經濟總量外,更包含了不同的司法制度、關稅區和貨幣的體系。這種獨特性既帶來諸多的挑戰,也使其未來的發展蘊含着無限的可能。

隨着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粵港澳合作重點平台建設加速,大力推進制度創新、規則銜接、擴大開放;在營商環境方面加大政策支撐力度,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水平,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目前灣區特色產業初步集聚,經濟高質量發展態勢初顯。不過,粵港澳產業合作仍存在協調對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貿易投資、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規則銜接仍需進一步突破,科研物資、資金、人才、數據等產業發展要素跨境流動也仍待拓展暢通。

灣區「數字城市」建設加速,創新資源加快匯聚。圖為數字系統展示。(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粵港澳宜多措施推動協同融合發展

記者看來,港澳特長在於接軌國際市場,具有國際化人才、金融、科創、會展等國際資源優勢,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合作平台可在重點產業領域爭取國家更多政策支持,加強應用試驗及市場准入支持,打造內地與港澳產業合作的示範樣本。同時,探索推動要素資源更加自由流動,譬如創新便利通關模式,對重要科研物資開闢通關「綠色通道」,聯合香港引聚國際化人才,助力大灣區市場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還要着力優化功能分工格局,充分發揮城市比較優勢,從而推動區域高質量協同融合發展,共拓新質生產力。譬如,圍繞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進一步推動港澳科技創新及現代服務業與珠三角製造業深度融合;並加強與國際規則銜接,將全球高端要素引進來,形成「港澳研發+珠三角轉化」「港澳孵化+珠三角產業化」「珠三角智造+港澳服務」的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灣區更多高科技產業與創新服務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