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兩會|全球熱議兩會關鍵詞 彭博社將「新質生產力」列首位

「新質生產力」引起國際社會熱議。圖為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的工人在生產新能源汽車。(新華社)

大公報綜合報道,中國兩會關鍵詞近日引發海外媒體熱議,其釋放出的經濟加快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令世界矚目。彭博社將「新質生產力」列為中國兩會熱詞之首,同樣列入熱詞的還有「新三樣」「人工智能+」等。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說:「我期待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期待中國提出更多創新解決方案應對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

彭博社以《從「人工智能+」到「新三樣」,中國重要政治會議的熱詞體現出什麼》為題發表文章,將「新質生產力」列為中國兩會熱詞之首。米夏埃爾·舒曼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在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同時,使發展更可持續、對環境更友好。《日本經濟新聞》注意到,今年兩會提及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生物製造、商業航天、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領域,這些前沿領域都可以納入到新質生產力的範疇。

「新三樣」等熱詞同樣受到外媒關注。彭博社表示,根據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並指出這三個行業都有助於推動脫碳。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里·薩克斯說:「中國在電動汽車、5G、超級計算和半導體生產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長足進步,這將助力中國在今後全球發展中處於強有力地位。」

中國為世界帶來機遇

《今日巴基斯坦報》報道說:「對新質生產力的關注,標誌着中國致力於在促進全球發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強調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中國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紐約時報》表示,中國以前製造玩具和衣服,後來製造電子產品和電池,現在製造汽車和飛機,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正憑藉高性價比湧入全球市場。薩克斯表示,中國在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等領域製造實力強勁,有望成為「全球主要的綠色和數字投資融資中心」,相信在人工智能領域也會取得快速進展。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表示,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帶來機遇。在他的家鄉,由中企承建、全線採用中國標準的尼日利亞拉各斯輕軌紅線項目一期近期通車。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說:「這是記錄尼日利亞基礎設施建設歷史的日子,拉各斯正在實現成為大都市的夢想。」

烏茲別克斯坦棉農多納耶夫告訴記者,他的棉田曾面臨鹹海生態危機威脅,幸而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引進中國研發的太陽能噴灌機、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等,有效利用當地光照充足條件,棉花產量顯著提升。「感謝中國的現代科技幫我們提高棉花產量、增加收入。」

外企對在華前景充滿信心

兩會提到的「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內容亦受到廣泛關注。英國國際關係專家基思·貝內特表示:「中國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歡迎外來投資,外國人來華工作、留學和旅遊也更為便利,中國市場將更加充滿活力。」

沙特阿拉伯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踏入中國市場20年來,已成立11家涉及不同行業的合資公司,包括物流、金融、製造業、醫療、旅遊等。集團副董事長、沙中商務理事會主席穆罕默德·艾爾·阿吉蘭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國市場充滿機遇,並持續釋放增長潛力。兩會提出的務實舉措夯實了外資企業同中方交流合作的基礎,讓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

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說,去年中國市場以近60%的營收佔比再次成為力拓全球最大市場。「實踐表明,中國的開放意味着世界的機遇。」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2月18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展出的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吸引參觀者。(中新社)

人工智能(AI)產業的應用與發展成為中國及全球的熱點話題,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引起外媒關注。

彭博社介紹說,「人工智能+」將通過深化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法國《回聲報》認為,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AI發展的領導者。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中國的AI產業在超級計算機、軟件和應用等方面迅速發展。《紐約時報》日前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AI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近年來,中國AI產業在計算機視覺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表現亮眼。隨着百度、阿里巴巴、蒙牛和好未來教育等公司的加入,中國AI競爭呈現出「百模大戰」的局面。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顯示,中國在AI專利方面正逐漸擴大對美國的領先優勢。2022年,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9853項,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歐亞時報》聚焦中國研發的全球最大無人機「神鵰」無人預警機。該無人機專注於對抗隱形戰機的預警任務,可部署大型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體現了中國智能化「AI作戰」模式的研發水平。

(來源:大公報A11:要聞 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