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馬秀英:甘肅6.2級地震發生後 接診小女孩說「長大後我想成為你」

(大公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馬曉芳)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肅積石山發生6.2級地震。地震後,甘肅受災情況和百姓安置情況牽動人心。3月11日的「代表通道」上,甘肅積石山縣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馬秀英回憶了那段寒冬裏艱苦、難忘的日子。
馬秀英講述,2023年12月18日深夜,一陣劇烈的搖晃把我從睡夢中搖醒,我猛然意識到這是發生地震了,我拉着孩子急忙躲到衞生間,揪着的心還未恢復平靜,就接到醫院緊急集結的通知,匆忙套了件棉衣,立即趕往醫院。
馬秀英說,自己接診的傷員中有一個小女孩,送來時頭部受傷,滿臉是血,渾身是土。「我抱着孩子以最快速度做完檢查,又抓緊清創縫合。整個過程中,她緊緊抓着我的胳膊,我一邊處理傷口,一邊給她講故事安撫,原本滿眼無助的孩子,在我懷裏漸漸睡着了。我輕輕放下孩子,轉身就去忙碌。經過精心治療,孩子很快康復。出院那天孩子看到我非常開心,跑過來抱着我說『謝謝您阿姨,等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醫生』。那一刻我忽然覺得,地震後的夜以繼日都是值得的,『長大後我想成為你』是對我和同事們最好的肯定。」
那些天發生的許許多多的事,馬秀英至今難忘。剛剛通車的臨大高速有非常多的車,來自各方的救援力量陸續抵達,迷彩綠、消防橙、警察藍、志願紅,繪就了抗震救災的最美色彩。天還沒亮,受損的道路搶通了!中央儲備來了、省內救援來了、各地物資來了,帳篷搭起來了、熱騰騰的牛肉麵也出鍋了。災害無情,人有情,大災大難面前,偉大的祖國是最堅強的後盾。危難時刻,見証的是同時間賽跑、與嚴寒抗爭的「中國速度」﹔凝聚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力量」!
馬秀英說,看到震後15小時完成全面搜救工作,震後9小時受災群眾吃到熱飯,10小時打通幹線公路,17小時通信全面恢復,19小時電網全面恢復,3天內完成帳篷臨時應急安置,10天內完成固定板房過渡安置。就在半個月之前,積石山縣101所地震受損學校如期開學。「作為一名抗震救災的親歷者,我為能生活在這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國家感到無比幸運和自豪。患難相恤,積石成山,積石山從地震廢墟中堅強地站了起來,苦盡甘來,積石山的春天定將生機無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