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導太陽能產業 《華爾街日報》:美難挑戰

中國從電力到勞動力成本都比美歐便宜,製造太陽能板成本更較美低44%。(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報道,推動使用環保能源已是全球大勢所趨,其中太陽能板的製造過程本來漫長而複雜,但中國卻能於20年間在太陽能板產業建立主導地位。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箇中原因包括中國從電力到勞動力的成本,都比美國或歐洲等地便宜得多,估計中國製造太陽能板的成本較美國低44%。中國太陽能製造業規模龐大已成為一種優勢,吸引人才、研究資金和供應商。隨着可再生能源需求激增,美國正試圖建立自己的太陽能製造供應鏈,並提供巨大補貼作支持,但要挑戰中國的主導地位是困難重重。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在這領域上難以挑戰中國的原因之一,是中國主導多晶矽市場。全球約97%太陽能板的主要原料是高純度矽或多晶矽,在美國這一比例較低,但2022年美國安裝的太陽能板中,仍有四分之三以上由多晶矽製成。

中國生產91%太陽能板用多晶矽

多晶矽的生產是太陽能板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第一步。由於在提煉過程中需要達到的高溫,以及使用的昂貴設備,這是最耗費能源和資金的環節。

在2005年前,多晶矽生產一直由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公司主導。隨着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大規模擴張和投資,去年約91%太陽能板所用的多晶矽都是由中國生產。

美圖加大生產過程資助縮小差距

此外,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都能實現成本控制,美國正試圖在生產過程中的每個主要階段加大資助,以此來縮小與中國在太陽能生產方面的差距。製造商表示,美國2022年通過《通脹削減法案》提供的補貼,首次使得在美國建廠在經濟上可行,但並非供應鏈所有環節都合資格獲得支持。企業同時稱,通脹及不斷上升的資金成本,加上中國太陽能板價格大幅下降,正再次拉闊成本差距。

彭博:華去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量超美總裝機容量

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國家能源局表示,中國去年新增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總量達216.9吉瓦,打破2022年全年新增87.4吉瓦的紀錄。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估算,中國去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量,已超過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美國合計175.2吉瓦的總裝機容量,證明中國繼續擴大在新能源領域的巨大領先優勢。

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原理,是通過光伏組件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再透過轉換器將其轉為日常生活所需的交流電。國家能源局統計的發電量按直流電計算,BNEF的估算按交流電計算,考慮直流電轉化交流電的能源損耗,中國太陽能發電量的實際領先幅度可能更大。

BNEF報道,中國去年新增太陽能電池板總裝機容量佔全球58%,風電裝機容量佔全球60%。由於太陽能和風能產業成本迅速下降,中國製造商之間競爭激烈,盈利能力相對受阻,行業今年預計進行重大整合的可能性正在提升。不過BNEF估計,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會持續發展,今年的新增太陽能裝機總量按年增幅約7%,新增風電裝機總量按年增幅約11%。

中國碳排量料提前數年達峰值 氣候專家:重大象徵意義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大規模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加快,對這一領域的投資增幅之大,促使國際氣候觀察機構預計,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預期提前數年達到峰值,最快可能今年就達峰。

中國大規模推廣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加快。(資料圖片)

根據最新數據,單在去年,中國便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17吉瓦,增幅達55%。去年中國新增風力發電裝機容量76吉瓦,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增量總和。中國在國內新安裝了2萬多部風力渦輪機,其中包括安裝在中國東部海岸附近海域高塔上的全球最大風力渦輪機。

分析人士說,新增的低碳發電能力,首次能滿足中國每年增加的全部電力需求。國際能源署和赫爾辛基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米利維塔認為,這一動態表明,佔世界最大污染排放國總排放量70%的燃煤發電量,在未來幾年將減少。

「向全世界發出渡過難關信號」

中國不斷擴大的可再生能源足跡,正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從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到電動車,中國公司是清潔能源技術的領先製造商。同時,中國在國內部署可再生能源也為國際氣候外交注入新的活力。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政府的努力為巴黎協定進程提供了動力。

中國力爭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峰值,如今預計提前6年達到。總部位於奧斯陸的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伊萬說,「提前達峰具有重大象徵意義,會向全世界發出我們已渡過難關的信號。」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將繼續快速推廣可再生能源,預計每年繼續新增200至300吉瓦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可再生能源投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去年中國的清潔能源支出總額增長40%,達到8,900億美元(約6.96萬億港元)。

(來源:香港文匯報A18:國際 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