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稻米「元朗絲苗」回家 復育變大變甜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在大埔林村龍丫排丟荒數十年的米田上復育多種港產稻米。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張弦)農業曾是香港開埠後的主要產業之一,但隨着上世紀七十年代新界發展新市鎮和經濟起飛,加上內地農產品輸港,香港的農業到八十年代後日漸式微,不少耕地荒廢,不少香港以往生產的稻米亦已消失。特區政府去年推出《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以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而由本地農夫及環境教育工作者等組成的團隊,近年在菲律賓及美國尋找到上世紀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更成功復育,包括曾遠銷至海外的元朗絲苗米。有關的團隊希望本地農民可耕種已失傳的稻米,更計劃建立本地傳統米資料庫,讓公眾了解本地傳統米歷史。

香港農業項目「大地予我」團隊2019年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以及美國的種子庫中,找回上世紀在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稻米品種的種子,並在大埔林村的農地成功復育,指出所有品種仍然適合在香港種植。

三款具潛力品種。(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弦攝)

前身元朗絲苗 曾為貢米馳名海外

團隊經過提純和育種,挑選出三款較有潛力的品種,包括「老鼠牙」、「遲花絲苗」及變異的「矮種絲苗」,其中的矮種絲苗其實是傳說中的元朗絲苗米。該絲苗米米身修長,兩頭尖,入口軟滑,明清時代一度成為上呈皇帝的貢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更馳名海外,遠銷至海外華僑。

不過,這款元朗絲苗米已失傳多年,最後的紀錄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記錄主任王韶昀昨日介紹,該絲苗的種子在本地復育,在培育後期出現了變異。2021年,他們發現其中一株早茬絲苗的米粒變大,穀殼變白,同年晚茬再出現遲開花特徵的植株,到第二年晚茬發現矮化植株,至今矮化特徵穩定維持。

「大地予我」項目團隊成員。左起:王韶昀、袁易天、方韻芝。(香港文匯報記者塗穴攝)

絲苗變異再生力強 嚼出甜味

他認為,變異的矮化絲苗再生能力很強,並會長出很多新的分支,且新分支亦會成功開花再重新結米,因此認為作為再生稻是十分好的品種,「口感類似現在吃的泰國香米,三個品種都比較甜,好容易咀嚼出甜味,矮化絲苗米粒口感則接近現代米。」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計劃經理方韻芝表示,整個團隊都非常重視文字紀錄以及發布工作,希望藉由這個項目,可以書寫香港的稻米歷史和紀錄,讓日後有興趣的人士能夠找到相關的資料,而米亦與社會大眾有密切關係,希望公眾可以了解更多資訊,包括農夫是如何揀出米給巿民食用,以建立米與人之間的關係。

她表示,參與這個農業項目的團隊雖有不少意見和問題,但反而有助推動工作,「每個人面對和負責的事情都有不同,每次開會時也會有好多問題會提出,但這樣反而幫助團隊推進工作,想清楚這件事是為什麼而做,亦令團隊成員之間更加磨合。」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紀錄計劃農場經理袁易天表示,未來將會建立本地傳統米資料庫,令公眾了解本地傳統米歷史,了解這些品種的相關資訊,而想要種植稻米的農民亦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種植的品種。

王韶昀表示,未來工作是主要嘗試穩定「矮種絲苗」和其他品種稻米,以及填補這些傳統稻米的空白,至於如何宣傳和推廣,他則表示歡迎與其他機構及農夫合作,或拿米種試種,團隊亦考慮尋找食肆以及食品開發業界人士,幫忙思考如何加工稻米,讓其口感更佳。

矮種絲苗

「大地予我」項目

推行時間:2018年至今

復育稻米地點:大埔林村龍丫排丟荒數十年的米田

項目詳情:2019年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和美國的種子庫(Genetic Stocks Oryza Collection Home)找回上世紀香港種植的33個傳統品種,陸續申請回港復育,至2022年開展了更詳盡的提純復壯及科學紀錄計劃

部分種植的傳統稻米品種:花腰仔、早穀仔、花燕仔、白殼齊眉、齊眉、珍珠早、鹹滿、旱粘、白腳高糯、絲苗、老鼠牙、金包銀、三秈穀、白殼糯米、穀仔、水鴨粘、黃粘、糯米、花蘿蔔、花腰粘

團隊成員進行種植、記錄數據等工作。

重新開荒育港米 永續農業齊研究

「大地予我」項目由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贊助,始於2015年一班農夫從香港帶着種籽遠赴日本新潟縣,團隊2018年落戶大埔林村龍丫排,重新開墾丟荒數十年的米田,除復育及研究香港稻米外,並進行多項其他的研究,包括永續農業生態調查研究,邀請生態專家在農田開荒前和種植時,在米田和周邊自然環境進行一整年的生態調查紀錄和工作坊。該團隊又舉辦不同的工作坊,結合農耕、藝術和教育,如田邊藝術教育工作坊讓學生走進鄉村、稻田與菜園,透過觀察、研究和思考,藉着創作從不同角度探討自身與土地的關係。

團隊又曾為中小學提供度身訂做的校本活動,以稻田和菜田為課室,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多角度了解和加深跨學科的認識和應用,課程內容包括小組討論、戶外探索及實驗工作坊,活動由有教學經驗的農夫設計及帶領,透過田間互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創意。團隊亦舉辦傳統香港稻米品種復育導賞團。

贊助該項目的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為私人非牟利公益基金,由來自雲南的已故香港企業家伍集成創立。多年來,基金持續資助香港及雲南省不同的教育及文化項目,近年則以香港為中心,重點培育香港本土永續農業和藝術人才,包括於2015年開拓「大地予我」計劃,與日本、中國台灣展開中長期農業和藝術交流項目,支持香港年輕人、學生和藝術家到不同地方學習,作多元發展。

議員倡建設農業市場平台 做好交流聯通角色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有農業團隊成功復育外地尋回的香港已流失傳統稻米品種更成功復育,實屬好事,且有積極意義,但認為若想進一步耕種及推廣這些本地稻米品種,仍要考慮成本、人才以及對應的市場。他建議可與內地農商合作,而特區政府要擔任好市場平台與交流的角色。

何俊賢強調,保護農業技術非常重要,現時漁農自然護理署亦有建立種子中心,香港亦需要有一些自己本地的稻米品種,可以應付日後的氣候變化問題,是次成功培育多種傳統稻米品種,有積極的保育意義。在進一步推廣種植方面,他坦言,農夫耕種需要看能否讓自己賺錢,若收成欠佳,肯定會選擇種植其他植物品種,如果想將其長遠推廣出去,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期間要控制成本,亦需要有種植人才配合,還要調整產品面對的市場人群。

何俊賢舉例說,曾有農場出產200克售價80港元至100多港元的某品種稻米,他認為定價太貴,如果想要降低成本,應該考慮與內地商戶合作進行推廣,而香港特區政府可以建立市場平台與交流的角色,「內地種植地大,愈多人種,收回的種子和技術錢愈多。」

特區政府要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何俊賢認為,長遠而言,農業創科非常重要,香港亦要發揮好聯通世界的角色,將內地的農產品及技術宣傳出去。同時,香港要做好內地及外國之間的農業交流平台,「現在香港有自己的種子庫,若東南亞等種植國家或地區願意將他們的植物種子放入庫,在他們的同意之下,可以與內地專家進行研究等合作。」

(來源:香港文匯報A02:要聞 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