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看點|委任議員最細23歲 「女鄉頭」連任當然議員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12月12日下午,行政長官李家超委任179位人士為第七屆區議會的委任議員,連同27名來自鄉事委員會的當然議員。以及12月10日選舉產生的88名直選議員及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新一屆區議會470名議員名單已全部出爐。
委任議員多為中青年 年齡最小23歲
特區政府發言人說,政府根據「用人唯才」原則,按各個地方行政區區情及發展需要,並考慮社區代表性及與地區聯繫等因素,委任了179位具能力素質的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第七屆區議會委任議員。全部179位委任議員均熱心參與地區事務,將有效提升區議會的諮詢和服務的功能。
這179名委任區議員所代表的社會階層、界別、專業的分布均衡——
其中,年齡方面,年齡中位數為47歲,40至64歲佔比約81%,40歲以下青年人數約15%,年齡最小的23歲。
所屬界別方面,涵蓋工商、專業、基層、勞工、地區組織代表/人士等。專業分布方面,涵蓋校長教師、律師、醫療、社工、工程測量、會計、保險及金融服務等。在少數族裔居民較多的地區,委任了少數族裔人士代表,包括來自九龍城區的Rizwan Ullah博士、來自油尖旺區的Aruna Gurung,他們協助政府聯繫少數族裔及推展少數族裔服務的工作。
學歷方面,179名委任議員中,至少有6人是博士,包括東區的郭浩景博士、灣仔區的周錦威博士、沙田區的林港坤博士等。
年齡最小的委任議員,是獲委任進入西貢區區議會的莊雅婷。她出生於2000年,是香港政協青年協會會員。她去年在內地傳媒撰文指,自小在本港長大,正就讀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疫情期間曾休學一年回港抗疫,其間認識多名社區幹事,並向各個求助家庭派送物資,又到疫苗接種站幫忙,更響應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等人的號召,到人手最緊缺的護老院服務。
今年4月,莊雅婷跟隨港區省級政協委員福建浙江經貿文化考察團一起到訪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團圓系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來找尋走失兒童,是科技向善的體現。」莊雅婷發出感嘆:「希望能用本科4年的時間更好地了解祖國,然後為祖國貢獻出我的一分力量。」
兩位當然議員同為立法會議員
在政府公布的27名當然議員名單中,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陳月明、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劉業強入選新一屆區議會當然議員。
陳月明作為香港開埠以來第一位「女鄉頭」,由過去任北區區議會當然議員,到去年加入立法會成為「雙料議員」。一路走來,陳月明表示:「深感到作為社會橋樑的責任與擔當,尤其是自下而上將真實的民意、民情傳達給政府。」過去兩年間,她多次誠邀政府各部門官員、社會各界人士考察北部都會區東部打鼓嶺區,組織上千人、超過70多個考察團,其中更有三分之二是立法會議員,並向他們建議將沙嶺改為創科等相關用途。
劉業強現年56歲,是永同益集團副主席,現任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及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副主席。他亦是全國政協委員,2023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多黨奮力角逐 民主氛圍緊張團結
在12月10日選舉產生的88個直選議席及176個地委會界別議席中,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經民聯、自由黨等均有代表勝出。其中:
民建聯成大贏家,直選44區贏足41席,間選取得68席,共贏得109席,佔兩個界別超過4成。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表示:「這次選舉與2019年時相比,沒有充斥抹黑、暴力,更沒有對立、撕裂,甚至是暴力威脅候選人,候選人之間認真比拚成績、政綱,讓市民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工聯會共取得27席,出戰25個直選選區,贏得18席,勝率有7成以上;間選派出的21人中,12人落敗,僅9人當選。據悉,工聯會今次在選舉取得大約20萬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形容過程打得慘烈:「因為有贏有輸,贏得漂亮,輸得悲壯。」他認為,這次是完善地區治理的一次成功選舉,重塑區議會能體現新選舉制度選賢任能,屬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良好實踐。
新民黨派出29人參選,共取得15席,其中直選贏得5席、間選取得10席,大部分集中在沙田區。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強調:「新民黨從過往只有一名區議員,到今天有15個議席,增長1500%,對新民黨來說是大豐收,對結果十分滿意。」
經民聯合共派出20人參選,取得12個席位,當中在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中取得8席,直選贏4席。經民聯主席盧偉國總結選舉結果時表示,今屆是完善地區治理後首場區議會選舉,意義重大,形容區選各區競爭激烈,選舉結果說明「推經濟、惠民生」的理念獲得廣大市民的認同及支持,未來會與不同黨派和界別的區議員、地委會成員及關愛隊通力合作,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自由黨取得5席,一度成為熱門的灣仔區宋芝齡敗選。在自由黨總結選舉結果的記者會上,宋芝齡一度落淚,硬咽地說:「自己唔係落敗,只係暫時未能勝出」,強調未來一定會繼續服務灣仔區,做好地區工作,爭取將「空中票」變成實體票。
地委會界別投票率北區100% 議員關顧青年三業
地委會界別,合共投票率為96.92%,即有78人沒有投票。全港各區中,北區地委會界別投票率達100%,最低則為深水埗區,投票率94.02%。
在176位地區委員會界別當選者中,有港島和新界得票最高的當選人表示,他們會用好自己的專長為社區服務,特別是推動特區政府更關顧年輕人的學業、就業及創業,讓他們發揮所長。
參選東區地區委員會界別的洪志傑已經歷了三次區議會選舉,今年終於成功當選,是該界別港島區得票最高的當選人。他表示,自己雖然多次落選,但仍堅持服務社區,不論是在極端天氣颱風、暴雨中,還是過去長達三年的疫情,他一直用服務回應居民訴求。
身為中學教師及大專講師的洪志傑,希望未來可以利用好自己的專業能力,協助學生在升學諮詢、生涯規劃上做更多工作,為學生家長提供更多育兒教育、親子教育的經驗。他又期望和團隊一起合作,擔當好市民和政府間的溝通橋樑,聆聽街坊訴求,協助政府制定更貼地的政策,服務好街坊,解決他們的日常生活問題。
參選沙田區地區委員會界別的龔美姿是新界地區委員會界別中得票最高的當選人。本身從事財務策劃的她,希望以專長幫助年輕人做好生涯規劃,教導年輕人在學業和工作上有更清晰的規劃路徑,利用好自己的優勢貢獻社會。同時,她希望可以與團隊為年輕人進行電商培訓,利用好小紅書等網絡平台,協助青年創業,幫助青年發揮自己的價值。
對於本港地區治理而言,12月10日的投票只是起點。新一屆區議員產生後,將面對公眾更高的期望和審視。重塑區議會,有利地區治理的願景,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提出的政綱、許下的諾言,都要在區選後一一落實。區議會改革的真正挑戰不在於選舉過程,甚至不在於誰勝誰負,而是新的區議會如何以實際政績顯示制度優越性,短期內交出成績,解決以往解決不到的問題,讓市民親身感受到新選制的優勢。區選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