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齊投票撐優質民主 地區治理開啟新篇

多個票站外,等候投票的市民大排長龍。(香港文匯報記者張茗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藍松山、黃書蘭、陸雅楠、唐文、郭倩、林熹)完善地區治理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是屬於香港市民的大日子。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走訪港島、新界、九龍的不同類型投票站,發現不少市民在投票開始前已排隊等候。昨日出入投票站的,有近百歲的長者、行動不便的人士,有基層、有中產、有少數族裔等,但昨天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是選民,他們為未來的地區治理投下信任票,期待接下來區議員們會不負眾望、大展身手。由於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所有投票站於昨晚8時12分起轉用正式選民登記冊印刷本發出選票,投票時間順延至午夜12時,截至昨日截稿時,區議會地方選區累積投票人數更新至昨晚7點半,有超過106萬選民投票。

昨日上午8時30分前,不少投票站已經迎來了選民排隊等待投票。93歲的繆伯伯投票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投票是作為香港市民的責任,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投票。他希望當選的議員能用心聆聽民意,傳遞市民對政府施政的聲音。

在全港多個票站,前往投票的選民人頭湧湧。(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候選人理念政綱充分傳播

年逾70的陳先生多年來每屆選舉都會履行選民責任去投票,他覺得今年的選舉氛圍特別和諧,少了候選人互相抨擊的情況,大家都開始真正關注在社區、民生議題上。

他又留意到特區政府和候選人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區議會投票的宣傳活動,所有候選人的競選理念和政策都得到充分地傳播,「我在社區見過所有候選人親自宣傳,投票和競選氣氛都非常熱烈和融洽,所以我也很有意慾去投票。」

居住在油尖旺區逾十年的鄭先生在九龍公園體育館投下選票後表示,每一屆區議會選舉投票他都沒有缺席,「這是作為香港公民的責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微薄,但都會盡公民責任,我亦都呼籲身邊的親朋戚友一齊投票。」他表示,對新一屆區議會充滿期待,「這是香港新選舉制度後的第一次區議會選舉,相信會做更多實事。」

上午8時32分,九龍公園體育館內投票站的首位投票市民梁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分享激動心情,原來這是他第二次在區議會選舉中投票,第一次是在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我很不滿意當時一些人在黑暴期間的行為,所以我登記做選民,我一定要出來投票支持政府,這次也是表達支持,一定要出來投票支持『愛國者治港』、支持愛國愛港的區議員。」

坐着輪椅的王女士很早就到達投票站,她來到九龍公園投票站的路程並不容易,但她直言作為香港市民,只要是對香港有益的事情,她都會支持,希望這次投票選出來的區議員能幫市民做事,尤其是多關注傷殘人士的需求。

少數族裔盼融入本地生活

在香港生活30年的Ismail認為出來投票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他從青年時期就跟隨父親來到香港,一路在香港接受教育和工作,結婚生子,他很喜歡在香港的生活,「作為一個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希望孩子生活在香港,這是個安全的城市,對我們外籍人士也很友好,我們一家人都把香港當作自己的家,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希望。」

來自巴基斯坦的Sam現時已在港生活二十年,他表示,前去投票是作為香港市民的責任,希望為社區、為同在香港生活的族人盡一分力,「平時比較關注教育和住屋的問題,在教育問題上,我希望新一屆區議會能夠向政府提議增加相關的學校配套,包括語言的培訓等,幫助少數族裔的孩子能夠融入本地的生活,獲得更加平等的教育機會。」

近晚6時前來投票的富先生表示,他是一名醫生,診所剛剛收工就趕過來。他指,今年選舉氛圍不錯,政府宣傳也很到位,自己一早已從電視、報章、信件等多個途徑得知選舉,也仔細研究了幾位候選人,「之前區內比較多熟口面的(政團人士),這次很多都是新面孔,也是好事,給年輕人機會,不過也要觀察他們的表現。」

任職保安的黃女士晚上下班後來到投票站。她說,今次選舉多了好多新面孔,出來投票是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哪個社會不需要年輕人呢,以後幾十年都是他們的世界。」她希望新人可以扎根地區,長期服務社區。

居民望解決地區切身問題

居於元朗逾30年的少數族裔人士Khan認為,區選是一項體現民主的活動,作為當區居民,參與投票是公民權利的體現,自己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我沒有把自己看成少數族裔,我在香港居住這麼多年,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市民,我希望選出可以幫助地區的候選人。」

Khan坦言,他不看重候選人的政團背景,主要是看他們提出的政綱,最希望解決區內的交通、綠化,以及基層福祉問題。

(來源:香港文匯報A01-20:要聞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