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雜誌|紀錄片《何以中國》 探源中華文明

(大公報 記者 江鑫嫻)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大地滋養了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並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立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重大研究成果而創作的8集紀錄片《何以中國》,9日在北京舉行開播儀式,並於同日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首播。該片以考古為線索,以情景再現「透物見人」,探尋中華文明形成、發展、壯大的客觀規律和內生動力。紀錄片創新性地採用倒敘手法,從「多元一體中國」的秦漢時期開始,溯源至新舊石器之交,見證中國大地的人們如何走向農業定居社會,建立美學和信仰,開始天南海北的文化交流,形成城邦和區域國家,最終誕生廣域王權國家,形成早期中國大一統格局。

研究扎實 撰寫40萬字腳本

據了解,《何以中國》由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攝製。共拍攝全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位230餘個,足跡遍布全國絕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跋涉超過4萬公里。創作組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依據扎實、多學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歷史場景拍攝階段共復原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餘件。

《何以中國》第一集《秦漢》記錄了秦漢帝國這個多元一體的統一「中國」,第二集起,《搖籃》《星斗》《古國》《擇中》《殷商》《家國》《天下》從萬餘年前「最初的中國」的雛形順流而下,釐清歷史進程中「多元一體」中華文明每一次重要的承繼、流轉的脈絡。在空間跨度上,中國「千里江山」不同區域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融合最終抵達「多元一體」的文明格局,都將在片中一一呈現。

9日播出的《秦漢》依託考古發現,從渤海灣畔的秦代行宮遺址、秦直道遺址、漢代南越國宮苑遺址、海昏侯墓等歷史遺存中解碼秦漢王朝統一的歷史進程,追尋中華民族和文明多元一體、持續發展的歷史答案。

在敘事及美學風格上,紀錄片一方面通過文物和遺址拍攝展現出歷史細節,另一方面通過情景再現,讓歷史細節、歷史人物生動鮮活地出現在觀眾面前。

情景再現 展小人物家國情

在這部立足考古、「透物見人」的紀錄片中,觀眾不僅可見宏大的歷史,還可在具體的社會場景中見到一個個小人物跨越數千年時光走來。他們是在秦楚戰場互相扶持的兄弟士兵,是碌碌一生的驛站小吏,是離家多年為國斡旋的和親公主……不同身份、經歷的人心底的家國情與觀眾同頻共振。

片中,內地知名演員胡歌飾演嗇夫弘,一位絲路古道上的「基層幹部」。懸泉置是敦煌附近的一處漢代郵驛機構,在它存在的數百年中,嗇夫弘是任職最久的吏卒。十八年間,他見證了無數生死往來,每個故事都被歲月所鐫刻,嗇夫弘則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與記錄者。

攝製組還利用三維地圖,呈現了秦漢各階段的文化疆域版圖以及地理地貌特徵,在考古發現的基礎上模擬還原了古代宮闕的面貌。蒙恬、劉邦、霍去病、衛青、劉賀、解憂公主等歷史人物形象,則參考了秦兵馬俑、漢畫像磚等眾多考古發現中的造型。就連南越宮苑中的梅花鹿、龜鱉,宮人清點從北邊移植過來的棗樹所結果實數量等一閃而過的影視畫面,也都有考古實證為依託。

公眾在中國考古博物館內參觀珍貴文物展品。(新華社)

考古實證 紀錄片細節滿滿

攜手全國博物館

《何以中國》共拍攝全國考古遺址、博物館等點位230餘個,進入中國幾乎所有最高等級的博物館、考古所

文物細節走近看

《何以中國》中90%的文物都是從玻璃櫃中被取出拍攝的,觀眾因此得以近距離觀摩文物的細節

學術考證有推敲

紀錄片創作組梳理學術資料共300多萬字,腳本撰寫字數達40萬字,紀錄片中每一件、每一處都盡可能按考古細節一一還原,不光是導演組的心血,考古學家、專家也會反覆推敲

復原場景不馬虎

《何以中國》在歷史場景拍攝階段共復原敘事場景220處、服裝2268套、飾品1500件、道具3600餘件

視聽語言多創新

紀錄片在創製上匯聚了強大的電影團隊,營造豐富盛大的視聽感受,將紀實、電影、重建等表達手段融為藝術整體,創新紀錄片視聽語言,同時聚集胡歌、曹磊、陳鈺琪、吳倩、黃堯和賀剛等實力派演員,生動演繹歷史人物,真實還原歷史事件

著名音樂人羅大佑為《何以中國》創作主題曲並錄製宣傳視頻。

精彩紛呈|羅大佑操刀主題曲 隨樂聲穿越時空

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主題曲由著名音樂人羅大佑作曲,青春版主題曲《來自遠古的少年》則由女子雙人唱作組合「房東的貓」演唱。主題曲特別加入了中國民族樂器簫、竹笛、古箏,以此體現音樂的民族性與歷史感。樂曲伊始,小提琴奏出若隱若現的泛音,展開遠古時期神秘古老的史前背景。簫的音色吹奏出中華文明的亙古久遠,竹笛聲模擬出鳥鳴雀語等大自然生靈,在弦樂撥奏基礎上,古箏模仿2000多年前的撥弦古樂器箜篌奏出主題旋律,展現一幅中國古代生民的生活畫卷。在小軍鼓有節奏的鼓點驅使下,音樂趨向熱烈、豪邁,寓意中華文明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逐步繁衍、發展。

羅大佑表示,很高興能為紀錄片《何以中國》創作這首主題曲。「人類的生命來自於自然,因此創作中加入了很多自然的聲音元素,改變了一些和弦,讓這些和弦帶領大家穿越時空,感受萬象紛呈的人類文明,走一趟精彩的考古之旅。」

另外,在該劇青春版主題曲《來自遠古的少年》中,娓娓吟唱的歌詞根植於諸多中華文明的印記,歌曲MV中,還出現了興隆窪遺址玉玦、上山遺址陶壺、半坡遺址人面魚紋盆、河姆渡遺址雙鳥朝陽象牙蝶形器等諸多這一時期出土的重要文物。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初步摸清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分布範圍。圖為公眾觀賞三星堆文物。(中通社)

最新成果|5800年前 中華大地進入古國時代

國家文物局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約從距今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兩個時代。其中,可將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劃分為古國時代。

據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以田野考古為基礎,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多學科聯合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自2020年第五階段實施以來,圍繞浙江餘杭良渚、陝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師二里頭等29處核心遺址,在深化對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整體認識的同時,聚焦關鍵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精心設計多學科綜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牛河梁遺址新發現9座台基構成的大型台基建築群,焦家遺址新發現目前黃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良渚遺址外圍新發現近20條水壩,陶寺遺址新確認一處目前考古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築,石峁遺址發現皇城台轉角浮雕與貴族專屬墓地,二里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初步摸清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分布範圍和內部結構等。

嚴謹認真|近百考古學家把關 拍出精彩「中國文明史」

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可謂「每一個細節,都有考古實證」。紀錄片首集《秦漢》講到解憂公主和親烏孫,公主進入營帳的畫面只有幾秒鐘,但烏孫營帳的造型、公主的服飾、托盤上的動物皮毛等該如何呈現,攝製組尋求了多位專家學者的意見。

該劇總導演干超表示,該劇邀請了中國考古學泰斗嚴文明擔任學術總顧問,近百位中國考古學家組成顧問專家團。

在反山墓地現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就着攝像機的燈光繪製反山20號墓。「那天是晚上拍攝,我看着這座5000多年前的,良渚的王一級的大墓,用我的專業知識,畫完了墓主人複雜的、非常能夠代表良渚用玉禮儀制度的葬儀過程。」嚴文明認為,「我們挖出來的,一般人哪看得見呢?《何以中國》讓老百姓都可以看得出我們的中國確實有悠久的歷史,對於建設現代中國就會更有信心。」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一至四期首席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表示,這部作品「既是萬年中華文明的歷史縮影,也是對百年中國考古學史的真摯紀念。」紀錄片最突出的特點是對萬年以來中國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整體、清晰的敘事,「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影視化形式的早期中國文明簡史」。

(來源:大公報A9:內地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