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快樂感十年最低逾四成壓力過大 教聯會促撥資源改善師生負面情緒

教聯會表示,今年教師快樂感評分為十年來最低。(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悠然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悠然)為全面了解2023年本港教師的身心健康情況,教聯會聯同教工會於11月中旬向全港學校發出問卷,共收到1240位在職教師的回應。結果顯示,今年教師快樂感評分為十年來最低,教聯會對目前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深表擔憂,並於今日(7日)在教聯會總辦事處舉行「教師身心健康」問卷調查記者會,促請教育局正視有關問題,推出措施以作改善。

教聯會副會長胡少偉指出,據調查結果顯示,43.1%受訪教師感到壓力過大,48.1%感到壓力略大,而教師的壓力來源仍主要來自學校行政工作(84.8%)、教學(59.9%)、新增的政策要求(59.7%)、學生學習差異擴大(56.9%)及學生的情緒問題(51.6%),每項均超過半數教師感到受壓。他續指,今年幼稚園承受嚴峻的營運壓力,被迫裁員、減薪或凍薪,幼教面對工作前景未明,承受更巨大的心理壓力。

胡少偉指出,43.1%受訪教師感到壓力過大。(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悠然 攝)

胡少偉又指,在工時方面,有81%教師每周工作超過51小時或以上,其中高工時教師(每周工作61小時或以上)的比例,也較2021及2022年有明顯的惡化。胡少偉表示,期望教育局推出相應的支援措施減輕教師行政壓力和高工時狀況,以改善校園學教的環境,並精簡學校行政工作,增加人手支援。同時,在幼稚園落實「一校一行政主任」,以減輕幼師的行政工作量,並進一步改善班師比例,小學增加至1比1.7、初中增加至1比2.0、高中增加至1比2.3,以減輕教師高工時的工作壓力。

教聯會副主席林翠玲表示,在情緒方面,以0至10分自評工作的快樂程度,教師的快樂感平均值只有4.33分,較前年5.13分及去年4.71分有明顯的下跌,且為過往10年同類數據中最低。近九成的教師在過去一周感到疲乏,逾六成感到洩氣,近半教師感到焦急、憤怒和無助,只有3.9%的教師在過去一周沒有負面情緒。她建議撥出資源給辦學團體和學校,為教師提供正向心理學短期課程,提升教師的抗逆力和輔導學生能力,以改善學界師生的負面情緒。

林翠玲表示,教師快樂感評分為十年來最低。(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悠然 攝)

教聯會副會長鄧飛指出,在健康方面,過去半年受訪教師平均受到6項健康問題困擾,超過半數為腰酸背痛(57.5%)、聲帶發炎/聲沙(54%)、腸胃不適(53.5%)、長期站立引致腿部不適(52.7%)及肌肉繃緊(51.4%)。今年出現兩大健康問題,分別是喉嚨痛(67.7%)及頸肩疼痛(60.1%)。鄧飛建議,政府應提高教師病假計算準則,恢復學校可以實報實銷聘請代課教師或提高病假計算基數,以改善同工帶病回校工作的情況。

鄧飛指出,過去半年受訪教師平均受到6項健康問題困擾。(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悠然 攝)

在調查中有八成教師表示不鼓勵及很不鼓勵學生或子女將來投身教師行列,教聯會希望當局重視及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與正向教育相輔相成,日趨提升的教育質素與期望需要維護和提升教師身心健康以配合。

相關報道:

調查:近9成教育界人士對國家未來前景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