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今屆區議會選舉是提升基層治理關鍵一步
文/林曉輝
距離區議會選舉投票日不足一個月,選舉氣氛逐漸熾熱,周末時間到社區觀摩候選人的拉票情況時,派傳單、拉家常、講措施,在社區中心地帶的候選人,人人都拿出渾身解數,務求爭取選民的認同。這些積極變化展現出區議會重塑後的新氣象,地區治理有新希望。
基層治理是治理體系的基石,而區議會更是基層治理體系中與市民接觸最頻繁的機構之一。他們能否把政府的措施清晰向市民解說,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又能否將市民的意見和建議準確向政府反映,關乎地區治理發揮的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談及基層治理時曾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這一道理對香港特區亦是適用。過往的香港治理體系被政治爭拗騎劫,模糊本應重視民生、聚焦發展的中心,陷入了二元對立的混亂局面。政策難推行、推行難落地的困局直接令居民對社會發展的成果難有切身的體會和經歷,部分人甚至接受反中亂港的敘事,認為這些情況是特區政府的不作為而造成。
由此可見,基層治理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乎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今次區議會選舉重新聚焦民生,關心地區發展的「小事」,是重回正軌的好跡象。我們在地區見到市民熱心與候選人交流,將自己對社區發展的意見與對方溝通。完善後的區議會選舉便能夠讓居民作為社區的主人,將自己改善家園的想法和方向透過區議員向政府提出,其後反映在制定的政策措施之上。可以說完善了地區治理體系,堵塞了以後的漏洞,正本清源議會文化,香港的治理才算真正重回正軌。由此可見,今屆區議會選舉絕對是提升基層治理關鍵一步。
形成正向循環需要市民踴躍投票
而要真正形成這樣的正向循環,需要市民用具有廣泛代表的選票,選出他們的社區代表。只有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各個界別的市民都充分透過選票,表達對社區建設的方向和意見,所選出的民意代表區議員才能夠代表他們,成為與政府溝通的橋樑,他們的意見亦能夠更加被重視。參與12月10日的區議會選舉,不僅是盡到公民責任,更是對香港的發展,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對下一代的成長負責。投票選出自己的代言人,讓地區治理重回正軌。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