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論壇|區選聚焦民生 實現優質民主

文/陳克勤

距離區議會選舉還剩下不足20天時間,各候選人都在社區和社交平台使出渾身解數爭取選民支持。今次是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的第一次區選,修補了過往區議會出現的漏洞,杜絕議會亂象。地區治理的好壞,關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踏實聚焦民生議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才是區議會作為地區諮詢組織應該發揮的作用。積極參與今次選舉,投票支持自己心儀的候選人,對於香港的民主發展和治理體系建設都有重要意義,也是對外部勢力透過區選議題抹黑破壞香港穩定的企圖表達抵制。

由特區政府公布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到本次區議會選舉正式「開鑼」,來自外部勢力對選舉的質疑之聲便不絕於耳。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香港成為了美西方勢力攻擊抹黑的前線。從2019年的修例風波開始,美西方便不停對香港進行干預和攻擊,特區政府重塑區議會的措施,也成為了攻擊對象。有親美西方媒體借用潛逃海外的反中亂港者之口,稱今次區選是「民主倒退」、「預計投票率低,不得人心」云云,試圖以此抹黑香港。

積極參與治理體系建設

事實上,近年來西方社會投票率普遍不高。2021年紐約市地方選舉(市長、市議員)投票率僅為24%,而美國南方最大城市達拉斯2015年地方選舉投票率僅為6%。有分析西方選舉的學者指出,投票率高低與選舉是否具有認受性並無直接關係。外部勢力試圖用投票率高低來判斷香港區議會選舉「得唔得民心」,是未經過科學論證的主觀臆斷。

正如習近平主席有關制度建設那句著名而貼切的比喻,「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什麼是適合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香港市民最清楚,而非美西方勢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愛國愛港的市民積極參與今次投票,不僅是對心儀候選人表達支持,更是對撥亂反正的區選制度表達認同,對外部勢力透過區選等議題抹黑、破壞香港穩定的企圖表達抵制。

香港作為以法治為基石的社會,登記成為選民行使投票權,不僅是基本法規定下每一位香港市民的應有權利,亦是每一位市民盡到自身公民義務的體現。在法治的規則下積極支持區議會選舉,亦是尊重法治的體現。

聚焦民生增添幸福感

相信近日各位市民都能看到區選候選人在地鐵站、巴士站、屋邨出入口積極派發傳單,介紹自己過往成績和政綱,競爭不可謂不激烈。不同於以往政治口號為主的選舉氛圍,今次多數候選人所提出的政綱務實且貼地,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往在反中亂港勢力的煽動下,立法會和區議會內的部分人專挑政府毛病,放大政府施政不足,以起所謂的制衡作用。可是,這令議會只有批評沒有建設,陷入了為反而反的困境。動輒拉布反對的風氣,已經被充分證明不能為香港帶來發展和進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踏踏實實地聚焦民生議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才是區議會作為地區諮詢組織應該發揮的作用。作為治理體系中與市民距離最近的組織之一,區議會透過向政府反映意見,改善社區環境、交通、社會服務、醫療,才是讓市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的最直接效果。市民更加積極地參與今次區議會選舉,就是對聚焦民生的治理文化表達認同。

地區治理的好壞,關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已經證明,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對於香港解決民生難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重塑後的區議會相信亦能為地區發展作出同樣的積極作用,希望各位市民能夠在今次選舉中積極投票,共同維護重回正軌的參政議政氛圍。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

(來源:香港文匯報A14:文匯論壇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