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處與社區商戶共推暫託服務 紓緩護老者壓力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今年8月進行「社區暫託服務調查」,今日(22日)公布調查結果,呼籲政府加強公共教育及完善配套設施。(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李九歌)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政府推動「居家安老」,惟社會暫託服務被指不夠完善,令配合「居家安老」的護老者承受沉重壓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今年8月進行「社區暫託服務調查」,今日(22日)公布調查結果,呼籲政府加強公共教育及完善配套設施。

「社區暫託服務調查」以問卷訪問499名護老者,女性佔比81.8%,其中近三成人(28.1%)為51至60歲,更有逾四成人(40.7%)為61歲或以上,反映「以老護老」情況普遍。另外,約七成受訪者(72.7%)正照顧一名長者,逾五成人(53.1%)照顧年資為五年或以上。被照顧長者主要為他們的父母(69.5%)或配偶(20.6%)。

長期獨力照顧致護老者壓力沉重。(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調查發現,長期獨力照顧致護老者壓力沉重,以10分為最高壓力,逾三成護老者(33.3%)自評照顧壓力達8至10分,屬「非常高」,其中「長期獨力照顧」是護老者的主要壓力來源,逾四成人(43.3%)表示「沒有其他人可分擔照顧工作」,近三成人(27.7%)在平日每天需花超過8小時或以上照顧長者。

壓力爆煲,惟近九成(89.6%)護老者沒有使用暫託服務,主因是「不認識有關服務」(38.3%)及「擔心被照顧者不適應」(29.8%),既反映護老者不認知暫託服務能夠提供協助,亦顯示現有暫託服務未能回應長者實際的需要。此外,調查發現當護老者有需要短暫放下照顧工作以處理個人事務時,近五成人(47.1%)未能即時找到人代他照顧長者。

護老者首三個最期望暫託服務擁有的元素為「服務地點接近居住的地方」(72.7%)、「可自選服務時間」(66.1%)及「不需預約,隨時可使用」(54.3%)。而以上的元素往往是現有暫託服務未能滿足的。

關麗琼女士表示過去因擔心媽媽未能適應陌生環境及難以預約而未有使用暫託服務。(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就此,服務處於今年5月起與深水埗多間商戶開展「角落休息暫」的計劃,試行「商社合作」的長者社區暫託服務,期望招募更多商戶及義工加入。58歲的關麗琼需要照顧86歲、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媽媽。關女士表示過去因擔心媽媽未能適應陌生環境及難以預約而未有使用暫託服務。今年8月,通過社工介紹,她將媽媽暫託於參與「角落休息暫」的一間餐廳,令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單地照顧媽媽,還有其他人關心,希望有更多彈性及方便的暫託服務。

59歲的葉翠鳳曾是一名護老者,現時是「角落休息暫」的義工,她深深明白暫託服務對護老者非常重要,在服務的過程中她感到非常滿足,知道自己對社區有所貢獻。

葉翠鳳女士表示在暫託服務的過程中感到非常滿足。(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服務處建議,加強暫託服務的公眾教育及資訊發放,鼓勵「政商社合作」推動多元化的社區暫託服務,及善用數碼科技完善護老者的支援配套。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躍動晚年及社區照顧服務協調主任張燕琳表示,不少護老者雖然有能力照顧長者,但壓力依然沉重,而合適的社區暫託服務能使他們獲得喘息空間,有助長遠達致「居家安老」。由服務處與深水埗商戶合作推行的長者社區暫託服務「角落休息暫」自5月推行以來已服務近百人次。提供暫託服務的門檻不高,只要有供二至四人休息的空間便可以。服務處會為參與商戶的員工提供訓練,以應對長者的不同需要。我們誠邀更多有心人成為義工或提供社區暫託空間,共建護老者友善社區。」有意成為義工或提供暫託空間的人士可致電服務處查詢熱線:984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