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遊蒙古5:蒙古的火車和礦產

文/馮煒光

今次蒙古之旅,最大的感受是蒙古地廣人稀,礦產豐富,食糧充足;該國人民其實可以生活得更富足。但光是坐着該國的國際班列,便可窺見蒙古的基建還有不少進步空間。筆者結束今次蒙古之旅,刻意坐火車回國。該國的22/34/44列車是由首都烏蘭巴托到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邊城二連浩特的。由烏蘭巴托到二連浩特是1080公里,但卻要12小時綠皮火車的車程。

蒙古國烏蘭巴托的火車站,其超市内有不少韓國貨品。(作者供圖)

筆者是坐22號列車,晚上8:20開車,翌日早上8:30到達札門烏德,另有近兩小時要在火車上等待蒙古海關和邊境人員逐位檢查旅客及行李。札門烏德是和我國內蒙古二連浩特遙遙相望的邊境城市。光是看速度,筆者便很懷念我國的高鐵。至於拿着行李上下火車,我國高鐵的月台是和列車大概同一水平;但綠皮火車則是高三級,上車還好,下車時拿着行李,再加上筆者腳傷未癒,實在有點驚險。不過下車時已是我國領土,心情之暢快,難以言喻。

由烏蘭巴托去二連浩特的國際旅客列車。(作者供圖)

蒙古擁有豐富的稀土礦和銅礦,若能改善管治和睦鄰,該國其實大有作為。然而,今年6月蒙古與美國簽署諒解備忘錄(MOU),以加強印太地區的關鍵礦產供應鏈,8月又傳出將與美國簽署「開放天空」(Open Skies)民航協議。蒙古上周則剛與法國核能企業歐安諾公司(Orano)簽署在蒙古開發鈾礦的初步協議,這項交易價值16億歐元,表明蒙古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升級。

蒙古的國際旅客列車車廂內部,讓筆者更懷念我國的高鐵。(作者供圖)

據報道,今年5月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訪問蒙古,促進當地能源合作項目,特別是推進歐安諾獲得蒙古採礦許可權。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Ukhnaagiin Khurelsukh)上周訪問法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這項採礦協議獲得突破性進展。法國核能供應商歐安諾董事長伊馬文(Claude Imauven)證實,法國和蒙古已簽署一項價值16億歐元的協議,為這個內陸國家的鈾礦開採鋪平道路。

綠皮火車到了我國二連浩特,注意到那高三級的台階,綠皮火車的特色。

根據協議,歐安諾將經營蒙古西南部的Zuuvch-Ovoo礦區,預計2028年開始生產,兩國也將合作利用衛星影像尋找鋰礦。伊馬文說,法國和蒙古總統強有力的政治支持(注意這用詞),對我們來說是一筆財富。法國地質礦業研究局與蒙古國家地質局也簽署了科學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這項新協議使法國企業能夠利用蒙古豐富的礦產,共同推進再生能源轉型。

另一方面,蒙古和我國的煤炭供應協議卻在該國民眾示威的壓力下,被蒙古國政府單方面終止了。蒙古國政府單方面終止與中國企業的煤炭直銷協議,並提高對華煤炭售價。蒙古還打算通過拍賣的方式出售煤炭,以增加交易透明度和國家收入。這意味着,我國將不再享有優惠價格和穩定供應的待遇,而要與其他國家競爭購買蒙古的煤炭。

西方在近200年領盡風騷,很容易讓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以為全盤西化便等同現代化。香港的「黃絲」也是以西方尤其美國馬首是瞻;以為由美國主導世界,會有「普世價值」,會令各國人民幸福快樂。其實西方的殖民歴史劣跡斑斑,其宰制別國,勞役別國人民源自他們的文化優越感,所謂「白人負擔」(white men burden),這和我國主張構建平等互惠、相互尊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有着天壤之別。

我國戈壁灘上的地球藝術—-「如來神掌」。注意左下角的黑色汽車。(作者供圖)

回到國門,赫然發現我國二連浩特在戈壁灘上花了6億元人民幣搞了地球藝術——「如來神掌」。同樣一個戈壁灘,在蒙古和我國有兩種不同處理。是走親西方的路好?抑或像我國一樣走適合各國國情的道路好?

當然,知道二連浩特戈壁灘上「如來神掌」的國人不多。希望筆者這個介紹,能讓更多朋友到內蒙古二連浩特去!

「遊蒙古」系列相關鏈接:

遊蒙古1:瀑布巧遇蒙古女學生群

遊蒙古2:蔚藍的天 顛簸的路

遊蒙古3:窮書生最怕「文雀」

遊蒙古4:五個被遺忘的蒙古女人